鉅大LARGE | 點擊量:558次 | 2022年02月24日
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再迎政策強心針 強強聯手成行業主旋律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鄭遠方)訊,汽車產業電動化熱潮迭起,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逐年上升,隨之而來的,便是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問題。
工信部、科技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市監局今日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鼓勵梯次利用公司與新能源汽車生產、動力蓄電池生產及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等公司協議合作,加強信息共享,利用已有回收渠道,高效回收廢舊動力蓄電池用于梯次利用。鼓勵動力蓄電池生產公司參與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上周,生態環境部公布《廢鋰離子動力蓄電池處理污染控制技術規范(試行)》,規范指導廢鋰離子動力蓄電池處理過程。七月初,發改委等多部門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其中同樣對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體系、梯次利用作出重要指導。
電池步入規模化報廢期強強聯手成行業主旋律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36.7萬輛,同比上升10.9%,持續三年超過100萬輛,呈持續高速上升態勢,持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然而,根據國家規定,動力鋰離子電池容量衰減至額定容量的80%以下,就要面對退役、被強制回收,而最早一批新能源汽車配備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已處于退役期。從數據來看,2020年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退役量高達20萬噸(約25GWh),預計2025年后,每年退役電池數量上升將超百萬量級。
一方面,報廢鋰電中含有電解質、有機溶劑,處理難度大,必須加以監管規范;另一方面,廢鋰電中也有鈷、鋰、鎳等價值量較高的貴金屬,通過電池回收再利用,電池廠商可以在避開價格波動影響下,獲得鋰、鈷、鎳等原料。
據《廢舊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及回收利用技術》,即使是貴金屬含量最低的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其鋰元素含量也有1.6%,仍高于我國開發利用的品位僅0.8-1.4%的原礦。
本次五部門聯合引發的《管理辦法》中提及,鼓勵梯次利用公司與汽車主機廠、電池廠等產業鏈公司協議合作。事實上,從行業近兩個月動態來看,選擇攜手共贏的廠商愈來愈多。中金公司報告也指出,廠商在電池回收利用方面的戰略合作,有望進一步強化產業鏈縱向深度整合。
從市場格局來看,工信部2018年、2021年分別公布兩份電池綜合利用白名單,合計27家公司,行業格局初現。
除去已布局電池回收的比亞迪、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電池廠商、蔚來等整車廠之外,
光華科技作為入選第一批符合規范條件的五家公司之一,在電池回收領域有較強優勢;
格林美上半年實現營收80億元,同比上升42.51%;凈利潤5.37億元,同比上升151.10%。
上一篇:電動汽車鋰電池的五大優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