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863次 | 2019年12月25日
氫燃料具有哪些優點?制約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因素是什么?
盡管我國氫源豐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礎良好,但在制氫、運氫、儲氫和加氫方面,氫燃料電池產業仍面臨基礎設施不足、技術瓶頸、政策法規不完善等問題。
中國氫能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同濟大學校長助理余卓平日前在廣州舉辦的2019全球新能源汽車領袖峰會新能源汽車動力變革論壇上表示,上游氫能供應鏈與下游氫能應用產業配套規劃不同步,缺乏明確規范的加氫站建設審批流程,加氫成為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最大瓶頸。另一方面,在制氫上,目前法規要求制氫廠需位于化工區,導致運輸成本限制了制氫加氫合建站的發展。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歐陽明高曾認為,氫能現在遇到的挑戰是氫的儲運,包括車載儲存和車下的儲運,需要找到一個經濟、高效、可行的儲運模式。
氫能:可供熱、發電、用作交通燃料的零碳排放燃料
氫具有擴散速度快、易燃等特點,單位質量的氫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高居各種燃料之首,為液化石油天然氣的2.5倍,汽油的3倍。氫能可供熱、發電,用作交通燃料。
相比于碳排放壓力大,電力不靈活,可再生能源存在棄風、棄光現象,氫是真正的零碳排放燃料,氫氣和氧氣反應最終只生成水。它是電、熱、氣之間轉換的媒介,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還可實現能源消納與存儲。
中國氫能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同濟大學校長助理余卓平介紹,中國是第一產氫大國,目前有2500萬噸氫氣,工業副產制氫、化石燃料制氫、棄風棄光棄水電解水制氫等多種制氫方式在我國都存在。其中,煤制氫的成本目前最低,未來棄風棄光電解水制氫達到一定規模后,可實現一公斤氫氣40元,這與目前油車用油價格相當。
去年10月發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將至少達到10%。在交通領域里,保守估計到205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將覆蓋15%的乘用車和50%的商用車。
氫瓶制約氫氣儲運,需找到經濟、高效、可行的儲運模式
燃料電池問題不大,技術將會成熟。氫源問題也不大,目前經濟可行的氫源可以來自1000億度的棄風棄光棄水,還有800萬噸的副產氫,氫源沒有問題。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歐陽明高曾表示,氫能現在遇到的挑戰是氫的儲運,包括車載儲存和車下的儲運,需要找到一個經濟、高效、可行的儲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