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538次 | 2019年06月13日
讓公共充電樁成為“惠民樁”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速發展,居民對充電基礎設施的需求迅速擴大。為緩解群眾充電難問題,天津市近日印發的《加快居民小區公共充電樁建設實施方案》提出,結合老舊社區改造推動居民小區公共充電樁建設,2019年,全市各區確保完成100個小區1000臺公共充電樁建設。(見5月27日新華網)
近兩年,新能源汽車發展十分迅猛,然而由于居高不下的建設成本和全面規劃的缺失,公共充電樁建設卻沒能跟上步伐,給新能源車車主帶來諸多不便。天津市出臺建設規劃,無疑是惠民之舉,但還須職能部門在后續服務上完善措施,讓公共充電樁更加惠民、便民。
首先,有關規劃建設部門應按照區域內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合理制定充電樁建設計劃,除在居民小區內建設公共充電樁、便于車主晚上回家休息時充電外,還應在一些公共服務單位、停車場等處規劃建設公共充電樁。其次,要降低使用成本,除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讓其免費充電外,還應該盡量把充電樁規劃建設在免費停車場,以減免因長時間停車充電產生停車費用,同時探索私樁共享模式,降低個人安裝充電樁的門檻。第三,要加強巡視檢查,一來對發生故障的充電樁進行及時維修,二來要勸阻占用充電位的燃油汽車駛離充電位。
鼓勵新能源汽車代替燃油汽車,減少有害氣體排放,科學規劃建設充電樁是一項惠民工程。各地應將公共充電樁建設納入城市基礎設施規劃范圍,加大用地、資金等支持力度,真正讓公共充電樁成為“惠民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