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48次 | 2022年09月24日
巨頭紛紛重拾燃料動力鋰電池將成市場主流嗎?
我們了解,我國對三種新能源汽車有補貼,分別是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其中以氫燃料為主的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補貼最高,那么為何街上近乎于一輛燃料動力鋰電池都看不見呢?
這個長時間“名存實亡”的新能源汽車種類,其實本身也在經歷著各種變化。從最初的廣泛看好到逐漸走低,再到最近從本田、豐田、現代這些燃料動力鋰電池的“死忠粉”,再到通用、寶馬這樣的新玩家,甚至亞馬遜這樣的科技巨頭又紛紛回歸懷抱。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的命運也可謂一波三折。
這究竟是為何?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可能會在未來走哪條道路來到主流市場當中?我國公司,又是否應該加入這場日韓系巨頭主導的爭奪戰呢?
【從美夢到死局,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為何淪為“笑柄”?】
想要解釋這些問題,先要從頭看看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的興起和衰落。首先要弄明白一個概念,就是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不是只有氫燃料汽車,也有甲烷等其他燃料種類的汽車。但因為氫燃料的穩定性高、污染低,所以民用車還是以氫燃料汽車為主。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相比于純電動汽車,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FCV具有極其顯著的優勢。因為它的發電邏輯是以無污染燃料在內部轉化為電能再轉化為汽車動力,所以它的消耗品不是電而是氣態燃料。而這也就讓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可以像加油相同快速充滿,而不必像電動汽車相同等待很長時間。
另一方面,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不配備鋰離子電池,不會造成電池使用年限到達后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后污染,而且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可以提升燃料存儲空間和存儲密度,從而獲得比純電動汽車長的多的行駛里程。
這么多優點存在,讓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一度成為行業和資本的寵兒。日本車企尤其偏愛這個領域的突破,現代在韓國政府的大力配合下也緊隨其后。目前豐田Mirai、本田Clarity、現代ix35FC是三大最重要的已商業化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
2014年豐田推出的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
但是好景不長。在14、15年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旺盛上升后不久,行業就開始廣泛討論這種形式的新能源汽車真正可操作性到底有多強。
就像我們隨處可看到的,加油站和電樁不難實現,但加氫站卻未必。一方面加氫站的背后,是一整套氫能源生產和運輸網絡作為支撐,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沒有意愿和空間去大力發展一種不常用能源的體系化。尤其氫能源的轉化率較低,且在能源生產中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是加氫站本身的建設要求與成本極高,要專門的低溫設備來滿足能源存儲要。目前只有日本、韓國和美國加州有較多的加氫站,而這個較多其實也就是幾十所左右。
于是,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一度被世界主流汽車產業視為偽命題。馬斯克就公開嘲笑過氫能源沒有未來。但是最近,這種情況似乎有所轉機,車企和科技公司的巨頭們,好像又開始回頭尋求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的真愛了。
【巨頭紛紛回頭重拾舊愛,FCV為何突然煥發第二春?】
時間進入2017,原本有些沉寂的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市場仿佛突然有了一些回暖。
比如現代宣布計劃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期間推出一款全新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SUV。據說該車型將在運動動力效率、行駛里程上超越目前的FCV車型,燃料設備的重量也會更輕。
再比如豐田、本田和日產宣布達成協議,與能源公司聯手推動日本加氫站的建設。而通用汽車、本田宣布了合資的燃料動力鋰電池系統制造公司(FCSM)公司進入實質運作階段。
另一方面,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廠商Plug宣布,亞馬遜獲得該公司最多23%股份的收購權,同時Plug將為亞馬遜的倉庫鏟車供應燃料動力鋰電池。
種種跡象似乎顯示著,被“雪藏”的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又開始蠢蠢欲動。尤其是重新爭奪到了巨頭的關注。這是為何呢?
答案或許來自兩方面,首先是一直被寄予厚望的純電動汽車電池技術升級持續遇到了瓶頸。而行駛里程太短和充電時間過長這兩大因素依舊制約著新能源汽車的前景。FCV在這兩個領域天然具有優勢,在“人無我有,人有我更多”的車企巨頭們看來,此時重新拾起對FCV的熱愛或許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另一方面,是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在多個領域的性價比正在不斷提升。原本高昂的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生產成本正在經歷快速下降。相比于處在競爭狀態的中高檔純電動汽車,5分鐘充滿燃料的體驗和500km以上的里程當然更具誘惑力。
【繞過民用車,燃料動力鋰電池的未來之路可能這么走】
但即使這樣,也只能說是巨頭們在純電動汽車能源持續無法突破后,開始考慮了一種原本被提到過的可能。畢竟目前除了加州,恐怕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很好地使用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
但是從亞馬遜注資Plug這件事中我們或許可以看到另一種跡象。那就是在民用車之外,或許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有更廣闊的使用空間和應用場景。
比如說,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最大的問題是充氫站不好尋找,而優勢是充電時間特快,且比較純電動有更好的形式里程和消耗率。這個特點或許特別適合長途巴士來使用,巴士本身的路線固定,可以回到特定地點補充燃料。而巴士的能耗非常大,電動巴士充電時間很長。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或許剛好可以彌補這個問題。而且里程和磨損度的優勢,可以有效用途在長途客運和貨運上。而這也是國內眾多公司目前專注完成的領域。
此外,亞馬遜將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用途于特定場景的方式可值得探討。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能效高,無污染。用途在倉促、機場、廠等特定場景的價值也很大。尤其有關要兼顧效率和能源的新型物流集散行業來說,其升級空間顯然還有更多。
最后,打造氫能源支撐的智能城市正在逐漸成為熱議話題。而以氫為動能的城市當然可以為車輛供應更好的燃料支撐。這個走向可能還很遠,但說不定會成為未來城市的標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