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75次 | 2022年06月21日
動力鋰電池回收爆發前夜?風口之下 多家國內外公司組隊布局
《科創板日報》五月二十一日訊(編輯李紅暉),近期,動力鋰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和供應緊張,讓作為動力鋰電池市場"最后一公里"的回收市場一路走高,站上了風口。
近日,歐洲動力鋰電池回收公司Hydrovolt官宣其位于挪威腓特烈斯塔的廠已開始商業化回收業務,每年可處理約1.2萬噸廢舊電池組,對廢舊電池的材料回收率達到約95%。該公司計劃到2025年回收約7萬噸電池組,到2030年回收約30萬噸電池組。
此前,五月初,美國能源部曾宣布,將從兩黨基礎設施法案中發放3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4.8億元)用于美國本土電動汽車電池設施的建設改造。此外,美能源部還將在廢舊電池的回收和再利用方面額外獲得600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
千億市場入局者紛至沓來
據中信證券預測,2027年全球電池回收市場空間將超1500億元。廣闊的市場空間的,也吸引著眾多國外公司紛紛布局。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據外媒報道,今年二月,美國RedwoodMaterials宣布將在加州啟動一項電動汽車電池回收計劃,福特和沃爾沃是首期合作伙伴。而今年四月,該公司創始人兼TSLA聯合創始人和前首席技術官JBStraubel表示,公司每年已經回收到大約6GWh的報廢的鋰電池加以利用。另外,他還表示,公司目標是到2025年產出約100GWh的電池銅箔和活性正極材料,到2030年將其產量提高五倍至500GWh。
除此之外,國內多家頭部公司也在組隊入局。
五月二十日,天齊鋰業公布通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天齊創鋰和北京衛藍于當日簽署完成了《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以共同從事預鋰化負極材料及回收等相關業務。
五月十二日,贛鋒鋰業公布通告稱,公司和長江電力、三峽水利及綠色基金管理公司于近日簽署《合資備忘錄》,各方通過合資設立電池資產管理公司方式,開展涵蓋電池系統集成、電池產品租賃及銷售、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等一體化電池資產管理服務業務。
四月中旬,CATL公布通告,公司擬由控股子公司普勤時代和合作方ANTAM、IBI在印度尼西亞北馬魯古省東哈馬黑拉縣的FHT工業園區及印尼其他相關工業園區共同投資建設動力鋰電池產業鏈項目,目前項目已確定的投資總金額不超過59.68億美元或等值幣種。其中,合資項目包含電池回收項目。
此外,五月初,格林美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2022年梯級利用計劃超過2GWh,未來5年復合上升率將超過50%,動力鋰電池回收會成為一個新的業績上升點。
市場已處于爆發前夜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市場的火熱,帶動了動力鋰電池報廢量的一路走高。
從新能源市場來看,我國動力鋰電池裝車量從2015年的15.7GWh新增至2021年的154.5GWh,年復合上升率達46.4%。
東莞證券表示,國內早期推廣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陸續進入報廢期,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高速上升,我們預計未來2-3年內動力鋰電池將迎來大規模退役潮,退役動力鋰電池的回收利用需求漸顯迫切。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受益于動力、儲能兩大市場需求高上升,鋰電池回收行業市場空間不斷擴容,而當前資源品價格高位使得電池回收行業經濟效益明顯,我們認為鋰電回收行業產業化有望加速。
從政策端來看,我國動力鋰電池回收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動力鋰電池回收體系建設將會按下"加速鍵"。
具體來看,國家層面從2012年開始陸續出臺了多項動力鋰電池回收相關政策。今年以來,政策持續加碼,從2021年"加快建設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體系"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發改委等多部門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動力鋰電池回收行動是11個重點工程之一。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即將進入到報廢高峰期,鈷、鋰、鎳等金屬價格的大幅上漲使得電池回收行業經濟效益提升。國家對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行業進一步立法,將會推動行業的快速發展。
上一篇:寶馬入局 大圓柱電池市場持續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