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12次 | 2022年06月21日
寶馬入局 大圓柱電池市場持續升溫
在TSLA效應下,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國際車企跟進大圓柱技術路線,作為其提升綜合競爭力和加速電動化轉型的可靠途徑。
國際車企電動化提速正在打開大圓柱電池的市場上升空間。
在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會上,寶馬宣布推出其全新的NeueKlasse純電動汽車平臺。該平臺將于2025年前后在其匈牙利德布勒森的新廠投產,將生產寶馬旗下所有的電動汽車型。
有消息稱,寶馬計劃在NeueKlasse平臺上使用新型圓柱電池,該技術方法可以使其電池成本降低30%,且能量密度比TSLA目前使用的電池更高。
TSLA當前使用的圓柱電池有18650和21700兩種型號,同時正在加速導入4680電池以替代其現有的圓柱電池,從而實現能量密度提升和制造成本降低。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結合寶馬在新平臺生產中高端車型和使用新型電池的降成本目的,意味著寶馬的新型圓柱電池很有可能就是包括4680在內的大圓柱電池。
和寶馬的規劃相比,TSLA對大圓柱電池的導入動作更為迅速,市場需求強烈。
2022年一月,TSLA宣布已在其加州佛里蒙特廠生產了超100萬顆4680電池,電池良率已從最開始27%提升至90%,表明其4680電池量產進程再進一步。
近期,TSLA已向得克薩斯超級廠附近的ModelY預訂用戶發送郵件,告知其可將訂單更改為新款ModelY全輪驅動版,該車型搭載TSLA4680電池和CTC結構化電池組。
這表明TSLA4680電池已經正式進入了商業化階段,大規模量產應用即將到來。
事實上,圓柱電池已經憑借其產品標準化和低成本優勢在動力鋰電池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而TSLA和寶馬積極導入大圓柱電池表明其看好大圓柱電池在中高端電動汽車型領域的應用機會,重要目的是為降低整車成本和提升產品性能。
在TSLA效應下,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國際車企跟進大圓柱技術路線,作為其提升綜合競爭力和加速電動化轉型的可靠途徑。
隨著配套大圓柱電池的電動汽車型數量和銷量增多,主機廠對大圓柱電池的市場需求將大幅上升,將給具備大圓柱電池開發生產量力的電池公司供應良好的發展機會,并帶動大圓柱電池產業鏈快速發展。
目前,TSLA已規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內華達州以及德國柏林的四個超級廠自產4680電池。按照此前計劃,其4680電池的年產量將在2022年達到100GWh、在2030年達到3TWh。
盡管TSLA將自產電池作為實現其2030年2000萬輛電動汽車銷量目標和保障電池供應安全的核心舉措,但其仍在尋找和外部電池公司在4680電池共同開發生產方面的合作機會。
TSLA目前擁有松下和LG新能源兩家圓柱電池供應商。為滿足TSLA未來龐大的市場需求,松下和LG新能源也在加快4680電池的研發生產步伐,意圖率先獲得給TSLA配套供貨的機會。
為此,松下已經在其和歌山廠建設4680電池原型生產線。同時還有可能在美國新建一座電池廠專門生產4680電池,計劃在2023年開始生產。
LG新能源也在研發4680電池,并在其韓國梧昌廠建設一條試驗生產線。
外媒報道稱,LG新能源第二任CEO近期和TSLA高管會面商討動力鋰電池合作事宜,包括探討LG新能源在何時何地生產4680電池以供貨TSLA。
此外,TSLA也在尋找其它合作生產4680電池的廠商,市場傳聞包括CATL、億緯鋰能等。
為保證電芯供應充足,寶馬董事長齊普策此前宣布,寶馬將第五代eDrive電力驅動系統配備的電芯采購量從原計劃的120億歐元新增至超過2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403億元)。
這意味著當寶馬新平臺量產之后,其將對大圓柱電池出現龐大的采購需求,進而給其電池供應商供應良好的發展機會。
寶馬目前擁有CATL、三星SDI、Northvolt、億緯鋰能4家電池供應商。寶馬表示新型圓柱電池將由現有電池供應商制造。
這意味著上述電池公司將有機會獲得寶馬未來大圓柱電池的配套供貨機會。
其中,億緯鋰能在大圓柱技術路線和國內外的產量布局,為其和寶馬在大圓柱電池方面達成合作供應了有利條件。
三月二十九日,億緯鋰能公布通告稱,公司將在匈牙利購買地產建造動力鋰電池廠,"并生產一種新型圓柱形動力鋰電池"。
億緯鋰能在匈牙利的產業布局和寶馬新平臺的生產地點和對電池產品要求高度吻合,業內認為其極有可能獲得寶馬新平臺新型圓柱電池的合作機會。
目前,億緯鋰能正在荊門建設20GWh大圓柱電池產量,并布局了4680和4695兩款大圓柱電池,今年年底將會有一部分產量釋放。預計2023年其產量釋放將達20GWh,2024年將達到40GWh。
值得注意的是,除TSLA和寶馬以外,保時捷、江淮、東風嵐圖等車企也相繼釋放出明確的大圓柱電池應用信號。
比克電池副總裁樊文光此前表示,據比克已收到的客戶需求結合行業信息判斷,到2025年大圓柱電芯至少占全球動力鋰電池30%以上的市場份額,超過2021年全球動力鋰電池總需求量。目前有很多大型新能源車企,在未來5-10年,敲定了經濟型采用方殼/刀片磷酸鐵鋰電池,中高端采用三元+硅大圓柱電池的布局。未來幾年,比克將分兩個階段在海內外擴充80GWh的電池產量,持續發力。
在TSLA、寶馬、保時捷等高端車企的需求帶動下,大圓柱電池路線或將吸引更多的電動汽車企和電池公司入場。而一些具備相關技術儲備的國內電池公司有望在這輪大圓柱電池市場需求爆發中占據先發優勢,本土產業鏈也將從中受益。
其中,大圓柱電池將將推動高鎳電池市場進一步發展,有望帶動高鎳正極、硅碳負極、補鋰劑、碳納米管、LiFSI等主輔材滲透率/用量提升,國內產業鏈來看,包括華友鈷業、中偉股份、格林美、容百科技、杉杉股份、天賜材料、新宙邦、多氟多、天奈科技、科達利等相關公司將帶來新的機會。
除了材料體系之外,大圓柱電池采用新構型設計,制造門檻提升,對激光模切、激光焊等工序用量新增精度要求提升,包括利元亨、海目星激光、大族激光、逸飛激光、先導智能等設備公司也都在積極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