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67次 | 2020年06月28日
三星現代強強聯手 固態電池市場已成兵家必爭之地
五月十四日訊,今日據多家韓國媒體報道,三星計劃與現代合作開發電動汽車,并為現代電動汽車供應動力鋰電池和其他聯網汽車部件。媒體預計,三星和現代將很快簽署有關電池供應的無約束力諒解備忘錄。
韓國媒體稱,這是一場歷史性會晤的成果。預計動力鋰電池將成為三星下一個創收來源。
據外媒報道,月初,三星高級技術研究所(SAIT)公布了一款全新固態電池原型技術,比傳統鋰離子電池體積小約50%,能量密度提高到900Wh/L,能夠讓當前在售的新能源汽車在保持所搭載電池包體積大小不變的情況下,綜合工況續航里程提升一倍左右。
圖源:光大證券
三星全新固態電池的秘密在于它的電解質,與傳統電動汽車電池采用的液體電解質不同,三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開發出固體電解質技術,其密度遠遠高于液體電解質。三星還引入只有5.0微米厚的全新銀碳涂層,減少陽極厚度抑制枝晶生長。三星方面表示,這種電池充電次數可超過1000次(約100萬公里的續航總里程)。
圖:三星在《自然-能源》雜志上發表的論文
目前,固態電池領域已進入"軍備競賽"階段,海外科研機構、車企、電池和材料公司等多行業抱團,或有電池公司縱向聯合共同參與研究。
平安證券認為,新能源電動化,包括純電動平臺和新電池技術的投入,是傳統外資車企研發和開支投向趨勢的重點。
圖源:平安證券
在全球主流車企中,除去現代汽車,豐田也在聯手松下開發固態電池領域技術;寶馬于2017年開始牽手SoildPower開發固態電池;大眾將在歐洲建廠生產固態電池,并有望在2024-2025年間實現量產。
光大證券認為,向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過渡是鋰電技術進步的重要趨勢;目前,全球都在加快固態電池的研發,雖然距離產業化尚需時間,但如電解質或負極材料選擇與改性、電池工藝革新都應是一步一步探索的過程;建議持續關注公司與科研單位的創新技術成果的公布、并持續關注龍頭公司的鋰電產品的研發進展。
去年底,寧德時代一位電池開發負責人曾表示,固態電池實現商品化要到2030年以后。但隨著競爭者增多,國內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正在不斷加速。
輝能科技稱2023年將開始全固態電池試產,2024年全固態電池量產;國軒高科2019年推出了半固態電池的試生產線;贛鋒鋰業年產億瓦時級第一代固態鋰離子電池研發中試生產線已建成試產,不久將正式投產;比亞迪也曾于2018年表示:正在積極推進固態電池項目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