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44次 | 2019年11月05日
新能源補貼退市致比亞迪銷量有所下跌 被LG化學奪走全球第三位置
近日國際動力電池市場調研機構SNEResearch發布2019年8月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排名,數據顯示第三名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出貨量同比大跌61.1%,全球第三的位置不保,被LG化學取而代之,柏銘科技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受補貼縮減的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下滑所致。
新能源汽車市場遭遇寒流,比亞迪受傷
據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顯示,在過去數年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高速增長,到了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67.%,較去年的增速88.5%明顯放緩,隨后國家對新能源的汽車補貼減半、地方政府補貼將逐漸取消,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轉冷。
今年7月份,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滑4.7%,8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幅度進一步擴大到15.5%,顯示出在取消補貼后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迅速減少。補貼減少,新能源汽車銷量即迅速由升轉跌,顯示出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低于汽車企業對市場需求的預期,導致這種情況與新能源汽車本身存在的遺憾有關。
首先是新能源汽車由于裝載了大容量的電池,導致成本過高,售價過于昂貴;其次是當前的新能源汽車續航太差,雖然已有大量新能源汽車宣稱續航達到600公里,但是實際使用中的續航要打7折左右,在寒冷天氣下續航更差;快充技術未如理想,雖然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的快充速度有所提升,但是普遍來說充滿電還是要1.5小時左右,相比起汽油車加油只要10分鐘左右長太多了。這些原因導致普通消費者未能迅速接受新能源汽車,在補貼縮減后,銷量即迅速下跌。
新能源汽車市場遭遇寒流,作為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比亞迪也遭受損失,該公司披露的8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顯示,8月份其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6719輛,同比下滑23.44%,而前8個月銷量則同比增長54.91%,顯然8月份的表現遠差于前七個月。
比亞迪的動力電池主要為它自家采用,自家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自然導致它的動力電池銷量也跟隨下滑,只不過其動力電池的下降幅度遠大于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的幅度,這或許是因為8月份銷售的新能源汽車是在8月份就已經完成生產,而它對未來幾個月較為悲觀導致對動力電池的采購量大幅下降所致。
LG化學超越比亞迪
2018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數據顯示,比亞迪、LG化學的市場份額分別為5.2%、4.0%,兩者的市場份額相當接近。市調機構SNEResearch的數據顯示,LG化學在8月份的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八成,而比亞迪的出貨量出現超過六成下跌,一增一減之下,比亞迪在動力電池市場的份額落后于LG化學,導致兩者的排名互換。
LG化學的動力電池出貨量出現飆升,與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即將投產大規模采購LG化學的動力電池有關,也與寶馬、奔馳、大眾等歐洲企業陸續推出新能源汽車從LG化學規模采購動力電池有關,這推動它的動力電池出貨量快速增長。
比亞迪的出貨量下滑受到比亞迪自身汽車出貨量下滑有關,它似乎也認識到了僅依靠自家的汽車業務很難支持動力電池業務發展壯大,因此有意將動力電池業務獨立,不過由于自家汽車業務與其他企業企業的競爭關系,要獲得其他汽車企業采用它的動力電池并不容易。
相比之下,國內最大的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由于專注于動力電池市場,它贏得了國內諸多汽車企業的支持,并且它也已獲得部分外資汽車企業的訂單,因此8月份它的動力電池出貨量取得了49.4%的增長,在新能源汽車遇冷的當下,它取得如此成績無疑凸顯它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當中,除了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出貨量出現下跌之外,其他如國軒高科等動力電池企業的出貨量也出現了下滑。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呈現強者恒強的趨勢,老大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節節攀升,而中小動力電池企業的市場份額則不斷被壓縮,這兩年甚至出現了大量中小動力電池企業倒閉的現象,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寒流當中,中小動力電池企業的處境尤為艱難。
LG化學的動力電池出貨量超越比亞迪,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值得警醒,尤其是它獲得了特斯拉的訂單,代表著特斯拉對它的高度認可。此前業界就認為LG化學的動力電池技術領先于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在能量密度方面領先于國內企業,它也正在國內市場擴張動力電池產能,比亞迪受挫自然讓人擔憂,老大寧德時代也需要當心它搶奪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