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882次 | 2019年10月23日
2019年中國5G通信鋰電池行業發展分析報告
2018-2019年中國5G產業在政策強力支持下快速成形,至2019年6月6日,5G商用牌照已正式頒發。從全球視角來看,目前5G無論是在技術、標準、產業生態還是網絡部署等方面都取得階段性的成果,5G落地的最后一環——應用場景正逐漸在各行各業實現。5G應用落地不僅僅是對通信技術的挑戰,高密度、高功耗的網絡架構也是對能源供給的挑戰。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通過分析通訊電源行業電池系統并結合當前5G應用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主要研究分析基站梯次利用退役的動力鋰電池、微基站用鋰電池、數據中心UPS電源三大應用場景,并給出融合應用時間表。
5G基站: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通信基站總量為478萬座,除個別偏遠地區外,已全面覆蓋中國國土。由于覆蓋率的不斷攀升,2016~2018年通信網絡建設進入低迷期,但隨著5G的商業化,通信網絡將重新迎來建設高峰。
5G網絡使用頻次增加,基站覆蓋范圍變小,需要5G基站數量為現在4G基站數量的1.5倍以上,目前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的4G基站數已超過400萬個。中國移動于2019年8月表示:今年將在50個城市建設5萬個基站,中國電信計劃2019年底在40個城市部署5G基站,華為公司任正非同樣公開宣布:中國將占據全球半數以上的5G基站出貨,目前基站全年產能60萬個,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微基站:5G通信由于頻率較高而采用超密集組網技術,高頻對于宏基站而言:覆蓋范圍太小,使得成本過高,再加上宏基站部署困難,站址資源不容易獲取,因此在5G網絡中,高頻段資源將不再使用宏基站,微蜂窩成為主流,形式以小基站為基本單位,進行超密集組網,小基站的密集部署。
5G要實現更大容量,使用高頻通信,但是高頻通信具有繞射能力差、易損耗、覆蓋范圍小等特點。因此,5G將需要大量的小基站來完成更深度和廣度的覆蓋,以支撐大容量需求,未來小基站數量有望爆發增長。
Data Center機房:5G相對4G,網絡速率提升了百倍以上;時延從30-50毫秒降到1毫秒;每平方公里一百萬的連接數密度。但5G網絡建設初期,業務模型、網絡規模很難準確預測,帶來的是機房規劃、設計、建設的困擾。因此,采用積木式的模塊化機房設計方案,按需部署,柔性擴容,才能夠更好的匹配不確定性的網絡需求,最大化的避免投資的風險。
5G網絡的IT設備,功率將從傳統的3-5kW/柜走向未來的15-20kW/柜,高密高熱將是5G機房的重要挑戰之一。占比整網20%的機房的電費開支,節能、減少電池占地面積也將是5G機房的主要訴求之一。因此,機房能源需要拉通規劃、設計,融合性的解決方案將是5G機房規劃設計的最佳選擇。
由于5G對經濟增長、產業升級、科技發展的促進作用至關重要,5G網絡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及生產建設兵團均出臺5G建設綠燈政策。隨著5G競爭愈加激烈,建設速度和市場變化速度相比4G時期明顯加快。各地政府加速出臺相關文件支持基站建設,并設定具體建設目標。強化鐵塔、杄路、管道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重點場所室內分布及通信配套設施統一協調、統一談判、共同進入深化跨行業共建共享,充分利用路燈、監控、交通指示等社會桿塔資源開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