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46次 | 2019年10月23日
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利用應未雨綢繆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已超280萬輛,推廣規模居于世界首位。而根據國家“十三五”新能源汽車規劃,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將達500萬輛。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兩旺,其動力電池退役的高潮也即將到來。根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一般使用壽命預估,2020年左右,我國將迎來包括家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的高潮。做好動力電池的回收、處置和利用就成為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
雖然我國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也出臺了相關政策,但目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還存在一些明顯短板,需要加快補齊。
首先,要補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體系不健全的短板。應加快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構建規模化、高效化、可追溯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信息管理體系,形成從生產、銷售、消費、回收以及利用的全鏈條閉環管理。積極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盡快研究出臺有別于傳統汽車回收企業的新能源汽車回收企業準入辦法,淘汰技術、規模、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車回收基地和動力電池回收處置服務網點,便于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制定實施押金制度,提高消費者的回收意識,最終形成閉環管理。
其次,要補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設計、技術和工藝短板。從動力電池的源頭設計上強化回收利用,著重在材料選擇以及通用性、結構的易拆解性及便于梯次利用等設計上彌補當前的不足。加強電池使用環節、梯次利用中和再生利用中的關鍵技術和工藝的研究和投入,著重破解動力電池的一致性和電池成組連接、剩余壽命及狀態評估、安全性能指標評價、提高正負極材料的回收率等技術和工藝難題,真正使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既環保又安全。
最后,要補齊相關制度政策制定和執行的短板。盡快完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專門立法,從法制層面確保這一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執法監管,對違法從業以及破壞環境者依法嚴懲。強化現有政策的貫徹落實,積極出臺相關的財稅優惠政策,在當前動力電池回收行業還受規模影響難以盈利的情況下,確保從事動力電池回收的經濟性,激勵有能力企業參與其中,促進該行業的良性發展。
上一篇:東方精工與普萊德能和解嗎?
下一篇:東旭光電押寶石墨烯基叉車鋰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