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73次 | 2019年07月23日
中日韓動力電池 “三國爭霸”
中日韓動力電池企業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近日,由市場調研機構IHS發布的2018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調研報告中顯示,全球產銷量占據前十名的企業均被中日韓三國包攬,其中除來自日本的松下電機、來自韓國的三星SDI、LG化學、SK Innovation(下稱“SKI”)以外,其余六家均為來自中國的企業。
韓企猛攻動力電池
在過去的一年里,韓系動力電池企業動作頻繁,LG化學、三星SDI和SKI均宣布了追加投資以及產能的計劃。根據韓國券商的統計,三家韓系動力電池企業在2019年計劃投資規模將超過10萬億韓元,其中有不少于40%是針對中國市場的投資。
三星SDI發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的當季營業利潤為2543億韓元,同比上漲114%,其中動力電池承攬了該企業近2/3的利潤比例。LG化學和SKI的財報尚未公布,而有韓國券商分析師認為,這兩大巨頭的利潤增長率“將不遜色于三星SDI”。
與此同時,截至2018年年底,韓資動力電池三巨頭在全球的訂單額為175萬億韓元,超過2018年韓國半導體芯片產業。
在韓國高麗大學政經學院李國憲教授看來,韓國大力發展動力電池的背后,則是緣于韓資企業對于未來發展的隱憂。李國憲表示,韓國大型企業原先主要收入來源是芯片、汽車、數碼產品等,但進入2018年以來,這些支柱產業均遭遇危機。這讓韓企不得不考慮,未來到底要依靠什么拉動增長。
半導體、芯片產業的利潤在縮水,這直接影響了三星等企業的利潤。三星電子在2018年第四季度(10~12月)的營業利潤為10.8萬億韓元,同比下降28.7%。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SK集團旗下的半導體企業SK海力士。正因此,動力電池被韓企掌門人紛紛放到極其重要的位置。三星掌門人李在镕在2019年新年致辭中多次強調,動力電池將是下一步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SK集團掌門人崔泰源更是在公開場合表示,電池將成為帶領SK集團前行的利器。
中日韓角逐2019
不僅韓企加快動力電池的布局,日企同樣如此。松下掌門人津賀一宏在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動力電池將成為松下新一年奮斗的最主要目標。
日韓企業發力背后,除了動力電池產業自身的發展,與中國新能源車市快速發展也密不可分。如今,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占據全球半壁江山,增速在全球遙遙領先。
一位來自韓系動力電池企業的有關人士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動力市場龐大,且正在以遠快于全球平均速度成長,而中國市場將在2020年之后徹底取消補貼,屆時才將是全球巨頭與本土企業真正開始交鋒的一刻,無論是韓系還是日系,都正在做著準備。一輛新能源汽車從立項到生產需要20個月左右的時間,因此在2019年,外資動力電池企業著手布局中國市場的腳步將進一步加快。
1月25日,韓國三星SDI在首爾宣布,將著手開發滿充一次電就能夠行駛600km的全固體動力電池,而這也是全球首個宣布公布其概念產品的開發全固體電池的企業。而在中汽協與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聯合公示的《汽車動力蓄電池和氫燃料電池行業白名單(第一批)》上,三星環新(西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南京樂金化學新能源電池有限公司(LG化學)、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SK)三家韓系電池企業也被納入到白名單中。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認為,外資動力電池企業在成本及技術方面占據一定優勢。
韓國現代證券分析師金正陽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今動力電池企業逐步追求產能的大型化、規模化效應,以至于有企業內部定下“不到4萬億韓元的競標不接”的規則,而這種趨勢一方面將降低大型動力電池企業自身的分攤成本,但同時也使本土低端產能面臨的壓力更大。
北京大學教授、鋰電“達沃斯”學術委員會主席其魯認為,中日韓三國在現有銷售的汽車電池方面性能差異并不是很大,雖然日韓企業在研發及部分概念模型的發展具有較大優勢,但中資企業在研發的投入規模也無法忽視。
不過,其魯還指出,由于日韓企業在規模化及生產一體化方面所下的功夫,導致在研發同樣的產品時,其質量的可控程度及穩定性指標加分,若韓系企業通過與中國企業的合資辦廠,據估算在中國市場的成本可以降低15%~20%左右。
上一篇:新能源動力電池市場回顧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