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93次 | 2019年06月26日
動力電池回收潛力巨大 行業環境有待完善
不管是混動汽車還是純電動汽車,電池都是其中關鍵的組成部分,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廢舊電池回收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去年,由工信部、科技部、環保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原質檢總局、能源局聯合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自2018年8月1日施行,目的就是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規范行業發展,推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環境和人體健康,保障安全,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同時,由此又誕生了一個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有分析指出,2018年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達50億元規模,到2020年至2023年,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到136億~311億元。然而這樣一座“金礦”雖好,卻不是誰都有能力去挖的。
對于廢舊電池的危害,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1個20克的手機電池可污染3個標準游泳池容積的水;若廢棄在土地上,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是不是夠駭人聽聞的。若今后大量電動汽車淘汰下來的電池得不到妥善處理,生態壞境將面臨徹底的破壞,這恐怕有悖人們大力倡導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初衷。
在關于廢舊電池的處理方式上,有一種辦法是將退居二線的動力電池用于一般儲能蓄電。比如在日本的7-Elevens門店中,可以用來冰鎮啤酒,或者在歐洲可為家庭和電網儲存能源。因為儲能電池對單體電池的密度要求不如動力電池那么高,所以像上面提到的那種小規模應用還是可以實現的。如果儲能項目的規模達到上千瓦甚至更高,那么實施起來就困難了許多。在我國不同車企的電池規格和測評要求不盡相同,也就造成了電池型號過多,大大增加了再次利用的難度。
另外,在報廢鋰電池的處理上工藝繁雜,需要對其進行拆解、粉碎、分選,拆解之后的塑料以及鐵外殼可以回收,然后再對電極材料進行堿浸出、酸浸出等多種程序之后再進行萃取。總之,只要對廢舊電池進行科學有效的處理,最高可以回收90%的材料,行業前景非常樂觀。但由于前期投入及技術等因素制約,造成了目前很少有企業愿意去做,整體行業難成氣候。
也正因如此,國家才會通過行政手段加以規范引導。根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并要求動力蓄電池生產企業以利于回收利用為前提,確保產品的標準化和通用性。從上游對汽車和電池生產企業進行明確的責任劃分,有利于電池回收行業的建立與健全。
目前全國已經確定京津冀地區、山西省、上海市、江蘇省等多個省市為動力電池回收試點,相關的政策法規也在逐步完善中。未來隨著動力電池報廢回收行業的完整建立,在消費者手中的新能源汽車將能發揮更多余熱,更將促進新能源汽車整體行業進一步發展。
上一篇:舊電池回收,可從這幾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