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64次 | 2019年06月26日
聯姻LG化學,布局新能源電池產業,吉利到底再打什么算盤?
吉利汽車似乎永遠是車界關注的焦點,關于吉利的新聞總是不絕于耳。日前吉利發布了一個重磅消息——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其控股99%的子公司上海華普國潤將與LG化學成立合營公司,合營公司注冊資本為1.88億美元,雙方以現金方式出資,其中雙方持股比例為50:50。主要從事動力電池相關的應用研發、制造、銷售、售后服務等業務電動汽車電池。跟LG合資開公司,我們不禁要問:這一次吉利又在下哪一盤棋呢?
從入股恒遠到牽手寧德時代布局“新能源”吉利步步為營
自2016年9月23日和9月2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連續在北京主持兩場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全面支持,至此發展電動汽車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層面。
而早在2015年,吉利汽車就在廣州保利貿易展覽中心正式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藍色吉利行動”,開啟了吉利新能源發展的新紀元。
2015年之后吉利汽車并沒有停下腳步。眾所周知,“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發展核心“三電系統”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幾乎是新能源汽車和戰略發展的核心因素。也正是基于此,吉利汽車快馬加鞭搶先在“動力電池”上布局。
2017年10月23日、25日,洪橋集團接連發布兩項關聯交易公告,稱拿下沃爾沃及吉利旗下吉利、LYNK&CO(領克)兩大品牌的三元鋰電池訂單。而洪橋集團擁有山東衡遠新能源和浙江衡遠新能源兩個鋰離子電池生產工廠,更重要的是,這兩個電池工廠,吉利控股也分別占有48%的股份。洪橋集團的控股股東正是吉利集團,也就是說吉利通過這個香港上市公司,間接控制著山東衡遠新能源和浙江衡遠新能源兩家動力電池企業。
2018年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浙江吉潤汽車有限公司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從事電芯、電池模組及電池包研發、制造及銷售,為吉利新能源車型提供核心動力電池的穩定供應。
可見吉利在“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毫不手軟。如今其控股99%的子公司上海華普國潤將與LG化學成立合營公司看中的又是什么呢?
與LG聯姻強強聯合占領技術至高點
LG化學從1998年開始進入電池領域發展至今擁有軟包電池技術專利約2000多項,技術能力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是全球軟包動力電池龍頭。
自2009年LG化學與韓國現代起亞合作,首次將自主研發生產的鋰離子電池應用于商用電動車,一路的技術演進使LG化學能夠生產高能量密度的電芯,目前LG化學生產的電芯能量密度在250Wh/kg左右,體積能量密度在530Wh/L左右。
由于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一直鼓勵高能量密度電池,在單體能量密度上有較大優勢的三元軟包電池被許多業內人士看好。而根據LG化學的發展路線圖,2020年將推出第三代軟包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目標為700Wh/L,比目前量產的能量密度高出50%。
此次其控股99%的子公司上海華普國潤將與LG化學成立合營公司,吉利汽車看中的正是LG化學在軟包動力電池上的密度優勢。掌握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的技術,對于吉利的新能源產業鏈技術儲備有著量級的提升。
LG化學則能通過這次“聯姻”,借助吉利新能源汽車百萬級的銷量,加快自己重返中國市場的步伐。此次吉利汽車與LG化學的合作將充分發揮各自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發、技術和制造優勢。
在許多車企還未深入新能源汽的“核心地帶”的時候,吉利已經通過不斷整合全球資源逐步占領新能源領域核心技術的至高點。眼下,新能源汽車已經迎來“爆發”式增長,而吉利也已經打造出全球一流的新能源生態產業鏈,在新能源浪潮之下愈發從容,相信憑借吉利在新能源上的技術儲備和實力,定能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步走向全球汽車價值鏈的中高端區位。
上一篇:三種18650鋰電池修復方法
下一篇:鋰電池的基本結構和重要組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