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03次 | 2019年05月25日
儲能成本將會否持續下降呢
儲能與新能源、新技術、新制造密切相關。在新能源領域,無論是光伏、智能電網,還是電動汽車,儲能都是核心的技術。所以說,儲能也被稱為顛覆性技術,儲能技術的進步會帶來相關領域的結構調整。2018年底,全球儲能項目同比增長126%,從儲能的增量看,電化學儲能在全球領域有非常明顯的增長。中國的發展情況跟國外相類似,去年儲能裝機規模、市場規模顯著提高,多領域鋪開使得電網側儲能容量暴增,可再生能源配置儲能發展潛力巨大。
2018年實現了儲能市場的增長,除了與政策出臺密切相關,也離不開動力電池的快速前進。去年有一個爆發式增長是源于電動汽車的發展帶動成本下降,成本下降推動建立可持續模式,儲能也慢慢向高儲能、低成本、高性能發展。
就鋰電技術發展方向來說,液態電解質是可燃的,熱失控時存在隱患,因此固態電池的研發水平值得關注。但國內固態電池基本上還是半固態,存在的問題也很明顯,就是固界面問題仍未完全解決,未來實現產業化至少還需要5年時間。
相比于鋰電池,氫能未來能夠解決日或周的儲能問題。氫能關注的還是儲能技術,目前主流技術是靠高壓儲氫,液態儲氫、有機物液態儲氫,金屬儲氫也是未來的方向,但目前的技術水平還處于起步階段。不過,目前氫能有點類似鋰電6年之前的情況,未來氫能帶來的生態體系有可能超越鋰電。
未來的儲能技術發展方向是大規模、高效率、高安全。這不僅僅是在中國,在全球都具有提升空間。未來儲能成本還會持續下降,2020年將達到相對穩定的價格。目前來看,儲能成本呈現快速下降的趨勢,今年和明年會有30%的下降空間。
對于未來的儲能市場的預測,從去年在建儲能項目超過3.5吉瓦可以預見,未來兩年高速增長的態勢將會持續,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7%左右,所以行業前景還是樂觀的。
總的來說,儲能不是在某一個特定領域,而是在傳統發電、電動汽車、數據中心等多領域的先進技術,未來將是一個能源系統。因此,儲能技術的發展會帶來結構性調整,這是可以預見的。
上一篇:歐盟支持島嶼可再生能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