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33次 | 2019年04月10日
諸多電池企業和車企開始面臨生存的難題
動力電池企業的淘汰賽也讓裝備企業籠罩在“陰影”之下,不少企業在大張闊斧的縮減動力電池這塊的投資,或是嚴格控制產能。然而,一味的減產并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于是不少企業為避免淘汰出局選擇迎難而上。
自2015年起,各行各業都在看好動力電池這塊“蛋糕”,不管是上市公司、資深名企還是行業新貴,都在“快馬加鞭”地駛入動力電池市場。可以說,動力電池領域受到的關注以及流入的資金是空前的。然而“物極必反”,在瘋狂且盲目的擴張之后,面臨的卻是過剩甚至是被淘汰的風險。
從當前動力電池的市場環境來看,由于過剩和補貼退坡的影響,行業的淘汰賽已經步到入了“深水區”,諸多電池企業和車企開始面臨生存的難題。
動力電池行業現“蝴蝶效應”裝備企業如何自處?
動力電池行業現“蝴蝶效應”裝備企業如何自處?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補貼退坡導致淘汰賽加速
從此前發布的數據來看,2018年實現裝機的動力電池企業達到87家,相比于2017年的107家減少20家,而前十家的裝機量占整個市場的87%,這就意味著另外77家企業在爭搶剩下的13%的市場。除此之外,行業內因為資金短缺引發的各種問題不斷浮出水面,隨著應付賬款和債務的到期,將會有更多動力電池企業出現問題。
不容忽視的是,動力電池企業的淘汰賽也讓裝備企業籠罩在“陰影”之下,不少企業在大張闊斧的縮減動力電池這塊的投資,或是嚴格控制產能。然而,一味的減產并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于是不少企業為避免淘汰出局選擇迎難而上,開始尋找屬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蝴蝶效應”凸顯動力電池企業滾石上山
“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對整個動力電池行業的影響,遠比我們想象中‘可怕’”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直言。
筆者也注意到,今年以來動力電池行業可謂風聲鶴唳。6月底,動力電池排名前三的沃特瑪宣布放假半年,隨后發布公告變賣公司資產;7月底,有媒體曝出南京銀隆公司因為工程欠款,一度被法院查封,銀隆諸如拖欠供應商回款、廠區大面積停工、欠薪員工出走的消息也層出不窮。
相關資料顯示,除了10億元欠款之外,珠海銀隆還面臨更多的風波。為此,現任管理層對銀隆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裁員改革。有媒體報道稱,銀隆已砍掉8000人,以前是1萬8千人,現在只有1萬人。其公司人表示,裁員不但維持了公司的正常生產,生產效率反而還有所提升。
動力電池行業現“蝴蝶效應”裝備企業如何自處?
動力電池行業現“蝴蝶效應”裝備企業如何自處?
珠海銀隆今年以來“風波”不斷
針對上述事件,董明珠曾向媒體回應說,“企業與企業之間肯定有這樣或那樣不認可的地方,比如質量問題,這很正常的。(南京)高院出了這個事,讓我們沒想到,當然它自己也很快撤回。我相信,這件事不影響銀隆的發展。銀隆不會收縮投資,我對(銀隆的)前景充滿信心,因為首先它的技術就在那里。”
無獨有偶,在8月2日早間猛獅科技發布了公告,公司于近日獲悉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公司募集資金及募資賬戶也出現了異常。據悉,被凍結賬戶包含公司及子公司基本戶、一般戶和專戶,已對公司資金周轉和日常經營活動造成一定影響。在本次賬戶被凍結事項解除之前,尚不排除后續或有公司及子公司其他賬戶資金被凍結的情形。
同日,公司的另一個公告顯示,此前公司使用閑置募集資金1.2億元暫時補充流動資金也出現無法歸還問題。
“2018年以來,先有補貼退坡政策,后有深圳沃特瑪工廠放假停工、銀隆南京工業園被封、猛獅科技自曝現金流緊張、妙盛動力供應商上門逼債等,不少頗具規模的鋰電設備企業受到牽連。”錦熹科技總經理何志凌坦言,接二連三曝出的負面新聞給原本過熱的動力電池行業潑了一盆冷水,也給整個鋰電產業鏈給予重重一擊。
“不僅僅是上述幾家企業,相信還有其他未被曝光的動力電池企業也正深陷資金的泥潭之中。”上述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未來我們看到的是,動力電池企業因為缺錢而出現的意外將逐步增多。
動力電池行業現“蝴蝶效應”裝備企業如何自處?
動力電池行業現“蝴蝶效應”裝備企業如何自處?
動力電池行業洗牌加速
業內分析師認為,整個動力電池行業頻繁出現資金問題主要原因有四個:一是新能源汽車進入“后補貼時代”,國家補貼下調直接增加車企的資金壓力,車企資金壓力轉嫁給動力電池企業,致使動力電池企業出現資金問題;二是上游材料成本“飆漲”,導致動力電池企業資金“回血”困難。
三是動力電池企業盲目擴張,忽視市場需求,導致中低端產品生產過剩;四是技術路線選擇與政策和市場偏離,在補貼利益驅使之下,更傾向于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由于能量密度較低,達不到補貼的要求或者補貼比例下降,產品出現滯銷和價格大規模下降的情況,銷售回籠的資金難以保證龐大的資金鏈條運轉,最后造成企業經營困難。
國內如此,國外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從新能源車“鼻祖”特斯拉來看,其現金流已經連續5個季度為負。最近三年,只有在2016年第三季度現金流為正的4.24億美元,目前接近負15億美元。而且,特斯拉的負債不斷疊加,目前債務達到105億美元,大約相當于特斯拉總市值的五分之一。
如此一來,“遭殃”的不僅僅是動力電池企業,裝備企業也倍受“株連”之苦,裝備行業自2018年以來一度蕭條,不少企業開始思考如何轉型。
市場“野亂”找準出路成關鍵研究數據表明,2017年中國動力電池產量44.5GWh,同比增長44%;2017年中國動力電池產值725億元,同比增長12%。預計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超過百萬輛,動力電池產銷量也將同比增長,而裝備自然前景可期。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裝備廠商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訂單,而是行業集中度愈演愈烈,再加上很多小企業在接訂單的時候忽視了回款的周期等諸多因素,直接導致整個裝備行業的運行出現難題。
動力電池行業現“蝴蝶效應”裝備企業如何自處?
動力電池行業現“蝴蝶效應”裝備企業如何自處?
設備行業探求新的生存之道
身處亂世,求新求變成主旋律。相較于其他裝備廠商的焦頭爛額,海目星激光得益于在技術領域的持續探索,通過控制生產成本來挖掘新的市場機遇。據獲悉,海目星激光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宗旨,持續改進,創新增效,將定制化、標準化及批量化作為產品生產核心的同時,還致力于激光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與傳統刀模、沖床、裁床相比,海目星高速極耳激光切割機具有無耗材、速度快、靈活性高等特點,無任何模具費用,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極大地提升鋰電池的生產效率,同時可自由掌控極耳切割間距、尺寸等需求,一鍵切換不同產品型號,完美應對鋰電池不同規格不同產品多樣式需求。”據海目星相關人員表示,相比之下激光模切技術的成本很低,切實為客戶降低成本。
囿于資金壓力和市場現狀,奧瑞特攪拌正在積極尋找新的出路,“針對當前行業面臨的痛點,公司加強研發、升級技術、優化工藝,致力為動力電池企業提供了更安全、穩定、高效的解決方案。”據奧瑞特副總經理沈冠成透露,在技術上,奧瑞特會繼續保持上料攪拌技術研發,為客戶提供專業化設備。
正因為洞察到目前市場面臨的資金窘境,奧瑞特開始提供設備租賃金融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解決擴產設備資金問題,做到多方合作,互惠雙贏,使客戶安心、穩步擴產,提升市場份額。
據何志凌透露,針對動力電池行業爆發的“蝴蝶效應”,公司密切關注行業動態,謹慎處理,主要從三個方面去把握:第一、公司仍然專注于熱壓化成設備,努力打好技術基礎,做好設備品質,做出品牌,方能在行業洗牌過程中生存和發展。
第二、適時做些戰略調整,努力夯實我們公司數碼領域熱壓化成設備的領先地位,把256點和512點托盤式熱壓化成設備做到極致,不斷提升細分行業的市場占有率,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第三、仔細甄選客戶,盡量選擇一些注重研發投入,關注電芯品質,穩步發展的優秀鋰電企業合作。
動力電池行業現“蝴蝶效應”裝備企業如何自處?
動力電池行業現“蝴蝶效應”裝備企業如何自處?
設備企業對客戶選擇將更加謹慎
由此可見,針對當下的行業現狀,設備廠商也正在積極“應戰”,除了在技術上努力尋求突破,在成本上盡量做到最低,同時在甄選客戶上也是慎之又慎。
不過也有專家表示,雖然大家都在惶恐之中,但也無需過于“恐慌”,整個行業出現淘汰“陣痛”是必經之路,設備企業只要“因時制宜”做好產品就不會被擊垮。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明確未來將逐步禁售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市場前途依舊無量,而能讓擴寬更大的市場無非是實現價格優勢以及突破里程焦慮問題。
上一篇:動力電池行業喜憂參半
下一篇:動力電池市場需求增長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