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94次 | 2019年02月20日
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是好是壞?
編者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在市場經濟中依靠拔苗助長是否能實現快速發展。說實話,至今我也沒想明白,從新能源汽車補貼這件事兒上來看,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新能源造車大軍,這確實有利于整個新能源行業成本的降低。同樣的,這也造車了一定程度上的資源浪費,讓一些"目的不純"的車企鉆了空子。所以,當我們發現事情在向不好的方向發展時,就要調整補貼的方式。
近日,有媒體曝光了關于2019年新能源補貼變化表,這非常值得我們關注,2019年補貼幅度將會有40%左右的下降。這包括多方面,首先,在2018年,新能源汽車帶1kWh電池容量成本價在1300元左右,而補貼款為1200元,到了今年,這個指數將會下降到1000元/kWh。當然了,今年的電池成本或將有所降低。
再來看,國補的門檻由150km續航提升到了250km的續航。說實話,在我看來這個指數仍然是有點低,目前消費者對于續航里程的最低需求應該是320KM,所以門檻提升到300KM續航比較合適,250KM的續航仍然將會有一大票的"老年代步車"魚目混珠。
同樣的,我們過去采用了階梯式的補貼方式,根據不同的續航里程給出了不同的補貼金額,這一次不僅僅是提高門檻,更是降低了高續航車型的補貼金額,其中300-400KM續航的產品由原來的4.5萬元補貼標準,降低到了2.3萬元。而400KM以上續航的產品,由原來的5萬元補貼,降低到了2.9萬元。
關于動力電池能量密度也提高了補貼要求。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那么,我們來解讀一下這個"傳言"吧
顯然,補貼門檻的提高和補貼金額的降低,對于一些在三電方面已經取得相應技術成果的企業并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比如說比亞迪、寧德時代等等,但是對于一些過去一段時間沒有三電技術積累的新能源車企來說,這可能算是一個噩耗。
從目前市場狀況來看的話,新能源汽車雖然在保持增長的勢態,但是整個汽車市場需求量放緩,對新能源汽車同樣有很大的影響,從大環境上來看,編者并不認為2019年的新能源上次會出現逆勢增長,因為時下消費者的態度仍是觀望居多。當然了,有特殊需求的不在討論范圍之內。
如果需求不能保持40%的增長,補貼卻出現了40%的降低,對于北汽新能源之類的車企將會有相當強大的負面影響,他們很難保持現有的售價,如果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那么需求將會再一次降低,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關于2018年所生產的電動車將會按照怎樣的補貼方式呢?新的補貼政策將會存在3個月的過渡期,如果滿足2018年補貼要求的,但是不滿足2019年補貼要求的車型,將會按照2018年補貼標準的10%來補貼;而滿足2019年補貼要求的將會按照2018補貼標準的60%來補貼,事實上車企們仍然將會承受巨大的成本壓力。
上一篇:解密2018年動力電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