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54次 | 2018年12月17日
斯諾預計2016年營收達6億元
動力電池市場的爆發直接拉動了負極材料產銷兩旺,而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和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也對負極材料性能突破提出了迫切需求。
調研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國內負極材料產量總計8.4萬噸,同比增長76.7%,環比增長42.7%。其中,受益于動力電池的強勁需求,人造石墨以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成為了負極材料的市場主流,這也給主營人造石墨的負極材料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需要注意的是,在核心技術與產品優勢的聯動效應之下,負極材料行業市場高度集中、人造石墨前五家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高達70%,強者恒強的兩級分化競爭態勢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負極材料產值和產量雖保持增長趨勢,但材料均價卻保持下降,幅度在5%-10%,企業毛利率和凈利逐步降低。
市場競爭加劇、企業利潤下降、新材料性能突破困難、賬期壓力增加等成為了負極材料企業在未來市場競爭中不可避免的壓力和挑戰。
作為一年一度鋰電產業鏈的年終盛會,2016高工鋰電暨電動車年會將再度匯聚國內外企業領袖,深入分析全局性產業機會與風險,全面展望技術、市場、資本、格局等多方面的趨勢走向,共同求解未來中國與全球新能源汽車大產業的“決勝”之道。
深圳市斯諾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斯諾”)董事長鮑海友將發表“負極材料如何實現‘內外兼修’”主題演講,分享斯諾在負極材料領域的研發成果以及對未來市場的競爭策略。
斯諾成立于2002年,總公司設立在深圳南山高新科技園區,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專業的負極材料研發制造商和優質動力電池負極材料供應商。
作為專業的負極材料研發制造企業,斯諾在改性人造石墨的研發生產方面擁有多項自己的獨特技術和工藝,擁有常規型、倍率型和容量型三大類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公司產品以高容量、循環壽命長、大電流放電性能優、良好的低溫性能及安全性能而得到市場的充分肯定。
“公司現有產能18000噸左右,今年出貨量在15000噸左右,其中動力負極業務占比達80%,訂單增速在3倍以上,預計今年銷售額將達到6億。”斯諾董事長鮑海友向高工鋰電網表示,公司今年負極材料業務出現快速增長,一方面歸功于在改性人造石墨方面擁有獨特的技術工藝和優良的產品品質,另一方面得益于公司長期以來的差異化經營策略。
目前公司滿負荷生產,產品供不應求正在擴充產能,預計明年產能將達到3萬噸。
據了解,斯諾自主研發的軟/硬碳復合負極材料具備大倍率放電、低溫、長循環壽命和高安全性等特點,區別于傳統的石墨層狀結構,大大提升了材料與電解液的相容性,降低了石墨與電解液發生副反應所產生的安全隱患,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工藝適應性。
除了在快充型負極材料研發上取得良好成績外,斯諾在高容量型負極材料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并積極探索如何將兩者實現高度穩定結合。
斯諾研發的高容量硅基鋰電池負極材料采用具有多孔結構的硅粉,并結合碳材料的穩定性制備而成,具有高容量、長循環的特點,首次庫倫效率可達95%,500周循環材料克容量保持率為1000mAh/g以上。
“企業要有自己的市場定位和產品特色,在各自產品所在的細分市場形成競爭優勢展開競爭。”鮑海友認為負極材料市場兩極分化的競爭格局在兩年后或將發生重大變化。未來,有技術實力和產能規模的企業將獲取更多競爭優勢,同時也會有更多新型負極材料的應用。其中,差異化、精細化和規模化是負極材料企業參與未來市場競爭的三大策略。同時也要在技術路線、材料類型和市場定位三個主要方面深刻思考,在產品參數、生產工藝和產品品質方面進行嚴格控制。
目前,斯諾已經和沃特瑪、福斯特、優特利等電池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優先保障核心客戶的產品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