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838次 | 2018年10月29日
甘肅玉門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
從空曠的茫茫戈壁到林立的“風車森林”,從1996年的4臺小型風電機組到3兆瓦風機示范基地,從風光互補發電項目到風光儲電網融合驗證示范項目……玉門的風電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已成為甘肅最大的風電基地和全國第五大風電場,在風電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依靠得天獨厚的風能和光熱資源,玉門市在“追風”的進程中也加緊了“逐日”的步伐,率先編制完成全國首個百萬千瓦光熱基地規劃,在國家2016年發布的首批光熱示范項目中,玉門市有4個光熱發電項目入選,總裝機25萬千瓦。
總投資17.9億元的玉門鑫能50兆瓦二次反射塔式熔鹽光熱發電項目,是國家能源局確定的首批20個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之一,也是全國在光熱發電領域探索的首個示范項目。進入玉門市下西號鎮的項目現場,高大的反射塔、熠熠生輝的定日鏡構成了戈壁一道獨特的風景。
“二次反射塔設計了可以儲存9小時的儲能功能,晚上沒有太陽也能發電,這是光熱發電最大的一個優點。”負責項目建設的中機國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周愛國說,“預計到2019年底,這里將建成年發電量達2.16億千瓦時的巨型能源陣地,可實現銷售收入1.43億元,可節約標煤7.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3萬噸。”
龍騰新能5萬千瓦槽式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也是國家能源局確定的首批20個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之一,占地面積2.5平方公里,采用拋物面槽式集熱技術,建設1套5萬千瓦太陽能熱發電空冷凝汽式機組,配9小時熔鹽儲熱系統。項目建成后,預計年上網電量將達到3.4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16683萬元,解決就業200余人。預計2019年6月投產并網發電。
玉門市按照“高起點規劃光熱基地、高標準建設一批項目、高質量儲備二批項目”的思路,簽約儲備光熱發電項目30個,其中有4個項目完成可研編制并通過評審,有2個項目完成可研編制待評審,有8個項目正在開展可研編制工作,有16個項目正在開展可研編制前期準備工作。
近年來,玉門市加快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產業鏈延伸,全面開展產業分析、招商引資,狠抓項目落地,采取“一個項目一名市級領導包掛,一名干部駐點推進”的辦法狠抓項目推動。為進一步保持在全國光熱發電產業的領先地位、優化發展光熱產業布局,打造領先全國的光熱發電及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基地,玉門市2017年啟動了光熱小鎮建設項目,在玉門新市區工業園區規劃建設了一個集光熱產業展示、研發、裝備制造基地和人才培養于一體的產業基地。
目前,玉門光熱小鎮已建成裝備制造企業6家,年可生產葉片500套、塔筒900套,年產光伏支架及附件500兆瓦,光熱定日鏡7.2萬套。新引進落地首航聚光系統結構件、江蘇盈豐電力熱鍍鋅、凱盛大明聚光材料等光熱類裝備制造企業3家。項目建成后,年可生產定日鏡支架4萬噸、槽式聚光器支架4萬噸、熱鍍鋅支架40萬噸,為玉門市做大光熱產業、延伸光熱裝備制造產業鏈起到促進作用。
玉門光熱小鎮以光熱發電為軸心,以光熱裝備制造及光熱服務為延展,創造性地將光熱發電及裝備制造、光熱產業研發、人才培養等產業鏈條完全整合起來,打造成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新能源產業集聚區。
為破解新能源產業發展瓶頸問題,玉門市持續在補強電網、完善網架、增強電力送出能力上下功夫。目前,玉門至八○三至黃草營330千伏輸電線路作為玉門電力送出的第二通道建成投運,有效緩解了玉門新能源電力送出問題;花海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入運行,可保證花海光熱基地先期入駐項目的電力接入與送出;玉門東鎮330千伏開關站主變擴建工程正在加緊進行帶電調試,配套110千伏送出工程正在進行線路架設及附屬設備安裝,進一步優化補強了玉門電網網架結構。麻黃灘至七墩灘至橋灣33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作為玉門電力外送第三通道已取得項目核準,河西電網750千伏加強工程玉門段線路近期可研已通過評審,正在進行設計招標,玉門花海光熱基地一期電力送出規劃正在編制當中,這些項目的實施將增加玉門新能源電力送出途徑,極大地提升玉門新能源電力外送能力,實現電力“東進西出”。
把發展新能源作為首位產業大力培育,把項目建設作為加速經濟發展的引擎,玉門市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建立了多業并舉的地方工業新體系,已成功躋身國家綠色能源示范縣和全國新能源百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