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667次 | 2018年09月30日
電池怕水是真的嗎?
“山竹”過后,人們仍然心有余悸。在見證了大自然的威力之后,也看到了電動汽車的脆弱。在深圳,由于“山竹”來襲,從9月15日20時起,充電站陸續關閉,暫停充電服務。受此影響,深圳的純電動出租車無法服務,全市所有出租車全部停運,因為,深圳已經基本完成燃油出租車換電動出租車的計劃。
數據顯示,深圳已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超12萬輛,其中包括4.9萬輛新能源私家車、1.6萬輛純電動公交車、1.3萬輛純電動出租車。另外一份數據中顯示,深圳地區的出租車保有量約為1.8萬輛。傳統燃油出租車,所剩無幾。深圳市如今已成為全球首個公交車全面電動化城市,純電動出租車推廣規模也位居全球第一。但榮耀背后,卻是“山竹”來時,全城充電站停運、出租車停運的尷尬。因為純電動汽車最怕浸水。
9月16日,本著為行業正名的國內首次“新能源電池浸水安全邀請賽”在北京龐大新能源車充電中心舉行。出乎意料的是,這場比賽卻以獨角戲收場,唯一的參賽者順之航新能源公司展示的電池箱和電池模組遭遇水浸卻不發生起火爆燃的特性,令圍觀者驚詫。
專家指出,新能源電池不可以片面追求高能量密度而無視安全。
據媒體報道,今年新能源車電池安全問題比較突出,從一月到現在已發生50多起著火事故,這導致有些地方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幾乎處于停滯。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為提振深陷“火災門”的新能源行業,剛剛申請“不上火”商標的順之航新能源公司,想通過邀請同行企業共同展示電池浸水不著火來證明安全性。他們發出“英雄帖”公開邀請同行參賽,不料竟無人響應。無奈,他們只得上演獨角戲。當天上午,在亦莊龐大新能源車充電中心的小廣場上,順之航新能源公司的工程師在路人圍觀下,先是掀開新能源車電池箱的蓋子,向正在給5個100瓦車燈電珠供電的電池箱里潑下整盆清水,泡在水中的電池沒有出現起火現象,電珠依然發出耀眼強光。隨后,工程師又將一個50公斤的電池模組放入大魚缸,點亮5個100瓦電珠后,緩緩倒入將近2大桶水,水面完全浸過電池組,電珠依然明亮,浸在水中的電池安然無恙地度過了2個小時,沒有任何著火爆燃跡象。
圍觀者無不驚訝,原來將電動汽車電池泡進水中都不會著火,“被雨淋、過積水、甚至泡在海水中,我們都做過大量測試,電池都不會著火。”順之航新能源公司加拿大籍首席科學家、原加拿大莫利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潘青海博士介紹,“坊間流傳新能源電池最怕遇水短路引發火災,這是誤解,新能源電池只要下功夫研發、嚴把質量關,即便遇水也根本不會起火爆燃。”
“我堅信,長續航的安全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的基石,所以,我們的研發思路中一直融入統籌兼顧的理念。但是近年來,有些企業片面追求長續航和能量密度提高,無法兼顧安全性,這是嚴重危害行業的短視做法。
再說幾句
我們這次在國內首次公開舉辦電池浸水安全賽,就是為了破除‘動力電池易著火’的誤解,為行業打電話和正名。
同時,強調一個做電池的理念,即我們應敬畏電池如同敬畏生命,電池的復雜性非同一般,對待新能源電池要像對待一個有機體一樣,必須全面兼顧,切莫顧此失彼,不然代價將是極為沉重的。”潘青海說。
上一篇:隔膜越薄越好嗎
下一篇:電池研發技術發展緩慢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