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08次 | 2018年09月27日
動力電池業寡頭效應凸顯 中小企業難以為繼
“經過長期洗牌后,大概到2020年,動力電池將是個比較成熟的市場,到時候沒有政策補貼,只是市場選擇。”猛獅科技研究院院長鄧中一在日前閉幕的“粵港澳新能源應用及材料創新產業交流大會”上發表了上述觀點。
寡頭效應凸顯中小企業難以為繼
中汽協數據顯示,2018年1-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0.7萬輛和60.1萬輛,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75.4%和88%,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處于快速發展期。政策帶動下,作為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動力電池業仍然是備受關注的朝陽產業。
盡管如此,鄧中一也表示,由于上級主管部門對于新能源汽車補貼清算逐步趨于嚴格,導致處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的動力電池業賬期進一步延長。而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令動力電池企業雪上加霜。動力電池本就是資金和技術密集型企業,此時,“對于技術路線的選擇,商業模式的運用顯得極其重要,盲目擴張,必然遭遇淘汰。”鄧中一表示。
“資金實力不夠雄厚的小型動力電池企業無法生存,眾多中小型鋰電池企業被淘汰出局,動力電池市場迅速向大型電池企業集中,行業寡頭效應開始凸顯。”據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統計,國內前5家單體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市占率已經從2016年的59.6%提高至2018年8月的78.79%,這一數據對比也印證了鄧中一的觀點。
2020年后動力電池業或迎市場選擇介入儲能正當時
盡管大型動力電池企業的市場集中度仍在不斷提高,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配套市場仍將會給有所準備的中小企業提供機會,但鄧中一認為,動力電池市場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動力電池市場會迎來大規模洗牌。
但他同時表示,隨著市場的不斷洗牌,以及國家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坡,動力電池業將迎來一個比較理性和成熟的市場,動力電池企業將處于市場選擇階段,國內動力電池業也將迎來健康發展。
面對拼殺激烈的動力電池市場,鄧中一提示,儲能市場發展潛力非常巨大,眼下正是進入的最佳時機。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發電都需要配套儲能系統,電網的削峰填谷也同樣有賴于儲能系統的支持。“對鋰電產業而言,儲能市場是比動力電池市場更加廣闊、容量更大的市場,現在正處于非常有利的介入時期。”
發展好動力電池業要耐得住寂寞
在產業化方面,我國動力電池業完善程度在國際上首屈一指,但在相關技術研發領域仍顯滯后。即使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和市場方面在國際上占據一席之地,但如果沒有掌握真正的核心技術,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就會只大不強,“為了避免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受制于人,我國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發展已經迫在眉睫。”鄧中一坦言。
然而技術的革新和產業的發展也非一朝一夕的事,同樣需要產業各界的執著與堅守。鄧中一以美國為例指出,盡管美國業界以擁有眾多新能源及動力電池核心技術著稱,但有的美國企業耗資幾億美元,研發十幾年,仍然沒有推出成熟的產品,“這說明做這個產業不容易”。
這也正如猛獅科技董事長陳樂伍此前所言:“中國的投資者和技術人員缺乏十年磨一劍的精神,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我國動力電池業的發展,仍需戰略耐心。”
上一篇:全固態電池有望解決電池安全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