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87次 | 2018年09月19日
解讀工信部征求鋰電池行業規范的意見
2014年12月12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稱,要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技術水平低的鋰離子電池行業項目。企業應滿足以下規模要求:電池年產能不低于1億瓦時;正極材料年產能不低于2000噸;負極材料年產能不低于2000噸;隔膜年產能不低于2000萬平方米;電解液年產能不低于2000噸,電解液質產能不低于500噸。企業申報時上一年實際產量不低于實際產能的50%。
針對負極材料方面主要有以下:
1.碳(石墨)材料比容量≥320Ah/kg,磁性不純物含量≤100ppb,循環壽命300次且容量保持率≥85%;
2.鈦酸鋰材料比容量≥150Ah/kg,磁性不純物含量≤100ppb,循環壽命1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3.硅碳材料比容量≥400Ah/kg,磁性不純物含量≤100ppb,循環壽命3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4.無定形碳負極材料(包括軟碳,硬碳)比容量≥250Ah/kg,首次效率>80%,磁性不純物含量≤100ppb,循環壽命1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5.其它負極材料性能指標可參照上述要求。
面對以上要求,據了解,各負極材料生產廠家表現不一。河南新鄉地區某負極材料生產廠家表示,如果按照該政策執行,首先公司要做的事情就是擴建產能,或者兼并已達到產能要求。但為了企業未來更好的發展,兼并重組也是一項繁重的工作,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只會在具備以下優點的企業才會被選擇成為合作對象:1)、具備技術優勢,規范條件中提出,生產企業主要產品具有技術發明專利。2)、資金優勢。規范條件中在生產規模和工藝技術中國提出,生產企業應具有電池正負極材料金屬有害雜質檢測能力。眼下一些中小廠家根本不具備自己的檢測設備。這主要受到資金條件的限定。3)營銷策略,一些企業在客戶維護和銷售渠道上較為完善,這也是企業的重要優勢之一。等等。
據青海地區某負極材料生產廠家表示,在各要求中,讓其比較頭疼的是“磁性不純物含量≤100ppb”這一條的提出對多數企業都是個難題,目前只有高端產品的負極材料產品才能達到該要求。一些小型負極材料生產企業根本就沒有除磁這一道工序。因此,如果照此指標執行,目前市場多數產品將不達標。
上海地區某大型負極材料生產企業表示,該規范的提成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對整個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對眼下的市場也是一個有力的約束,產能和產量要求的提出能給目前已然過剩的市場起到一個警醒作用,或將在市場上形成一股淘汰,擴產及整頓潮。
總體而言,該規范的提出短期內不會對大型負極材料企業造成太大壓力,且將是受惠方。對一些中小企業來說卻產生不小的壓力,首先,產能產量達不到要求,其次,檢測能力不具備;再者,產品技術指標不達標。這些都是必須解決的問題。任何問題都有兩面性,從負極材料行業的長遠發展考慮,低端材料的侵占市場對整個行業的產品質量的提升,行業的創新能力,健康有序發展都是很不利的存在。眼前的困難是為了以后行業的更好發展。
上一篇:鋰電池準入規范高能量比存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