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895次 | 2018年08月24日
BMS未來的發展趨勢會怎樣?
雖然中國鋰電池的生產規模已經高居世界首位,很多企業采用的生產設備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國產電池整體的水平也在穩步提升當中,但電動汽車電池的各種事故卻仍然頻頻發生。在限制國內電動汽車發展的諸多瓶頸當中,電源管理系統(BMS)技術不夠成熟,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
BMS通常被稱為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的“大腦”,與動力電池、整車控制系統共同構成了電動汽車的三大核心技術。BMS能夠提高電池的利用率,防止電池過度充電和過度放電,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此外,BMS還可以監控電池和車輛的狀態,保證電動汽車整車性能安全。
雖然在電動汽車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國內BMS行業的發展卻并不盡如人意。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BMS也有望迎來快速的增長,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BMS未來的發展趨勢會怎樣?BMS企業應該如何經營?BMS還需要什么?藍微電子總經理徐文賦就國內BMS行業的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Q:這幾年,藍微電子的發展非常迅速。作為一家專業從事BMS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您認為藍微電子成功的秘訣在哪里,有哪些經驗可以給其他的BMS企業借鑒?
徐文賦:藍微電子成立于2002年10月,是德賽電池旗下的子公司。到今年為止,我們公司員工人數將近2000人,占據了全球比較高的市場份額,去年的營業額也達到23.97億元。自成立至今的十幾年時間里,我認為我們做對了三件事。
首先,我們一直堅持保證產品質量,這是我們根本的生存之道。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自己在內部管理上下了很多功夫,為我們產品的質量打下了基礎。
其次,我們在客戶服務這一方面做得不錯,尤其在跟國外客戶的交往上。藍微電子的客戶包括很多國際知名企業,在國內市場的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的情況下,維護好國外客戶顯得尤為重要。
最后,在對客戶要求表現出來的靈活度上,我們做得不錯。一些大公司,其訂單的計劃性往往很不好,經常會臨時變動,且特殊要求很多,我們要能夠隨時做出調整,這對我們在經營柔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Q:自成立以來,藍微電子的經營策略是怎么樣的?而在未來,藍微電子會根據市場的變動做出什么樣的調整?
徐文賦:我們這幾年的重點放在手機這一塊,上市公司旗下其他兄弟公司有在經營PACK的業務,藍微電子和這些兄弟公司是作為一個組合,共同在鋰電行業上發展。
這些年里,客戶的商業模式在不斷變化,我們也要因此做出相應的調整。以前我們是直接圍繞電芯廠開展業務的,而現在則是直接跟PACK廠聯系,直接接收PACK廠的訂單。
在未來,我們可能還會開拓一些新的適合我們去做的領域。事實上,我們每年都有在嘗試著去尋找哪些領域是適合我們的,不過這并不容易。
Q:在未來,手機的增長不出意外會逐漸放緩,而相應的手機保護板的需求也會受到影響。要么是往“小”方向走,如可穿戴設備;要么是往“大”方向走,如動力電池。對于BMS來說,往這兩塊市場上發展的空間可能更大。你怎么看?
徐文賦:確實如此,在動力電池上,BMS可以說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內做得好的企業,都是針對一小部分要求較低的產品來做的。對一些大型的要求很高的產品,國內企業很多時候都做不到。我們在五、六年前就開始布局動力電池的市場,想把動力電池這一塊獨立出來。
對于可穿戴設備,總體來說并不存在太多技術上的難題。可穿戴設備面臨的最大難題同樣是出在市場上,還是要等待市場的興起。而可穿戴設備對于防水的要求雖然越來越高,但解決防水問題主要是靠封膠技術,跟BMS的關系并不大。
結語:
高工鋰電張小飛認為,除了相應的市場沒有興起之外,缺乏標準及必要的監管,也是限制國內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國外的BMS在投放市場之前,需要經過嚴格的環境可靠性測試,一套BMS的測試周期,甚至可能長達數年。反觀國內,因為沒有相關的標準,一些企業對BMS的可靠性測試,僅僅停留在一些簡單的實時監測功能上,產品功能的可靠性、穩定性、精確度、使用壽命跟國外的產品均存在較大的差距。
BMS行業標準的出臺無疑已經到了非常迫切的程度。而在行業標準具體的制定方式上,我認為,由第三方的機構協同多家行業的大公司共同設立的行業標準,才能具有權威性。如果沒有第三方的機構去牽頭,光由某家企業去操作,制定出來的標準肯定是朝著有利于該企業自身的方向,這樣的標準不具有公信力,也不是大家所需要的。
上一篇:鋰電池的現實困境
下一篇:疑鋰電池爆炸 慶幸家中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