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36次 | 2023年06月02日
補貼退坡后,新能源車產業鏈長期看好的原因是什么?
1月8日,兩條關于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案在朋友圈熱傳。第一條方案,從今年2月起,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或將開始正式實施。其中,2月到6月為過渡期,補貼退坡幅度為30%;7月1日開始,補貼退坡達50%。
第二條方案,按照征求意見稿初稿,2019年總補貼盤子約為300億~500億元,而2017~2018年補貼均在500億元以上。雖然該意見稿可能并非最終方案,但總體思路是要求壓縮補貼盤子,行業平均退坡50%~60%,而市場預期是平均40%。
雖然消息未被證實,但二級市場已經給了反應,當天整體板塊都表現得比較差。而我的觀點是,補貼退坡并不完全是壞事,機會來自于和市場不同的看法。
今天我自上而下簡單分析一下這個行業未來的趨勢,以及我長期看好他的邏輯。
首先,從宏觀角度來看整個行業的大趨勢。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如上圖所示,目前我國的原油進口量逐年升高,對外依賴度特別強,到2018年11月我國原油的進口量超4000萬噸,而交通運輸對于原油的消耗占比一直在50%以上,假設新能源車普及,其中好處不言自明。
我們再來看下我國電網的強大實力,世界500強中排名第二的是國家電網,截至2017年,我國特高壓線路總量已經超過3萬公里,目前我國擁有全球最復雜、最高效、技術最領先的供電網絡。簡單來說,我們擁有大規模使用電動車的基礎。
因為環保的問題,全球已經開始有部分國家和地區發布了燃油車禁售實施時間。和我國不同的是,國外的政策大部分是以“罰”為主,對于汽車排放的要求順序,大排量>小排量>油電混動>純電動,最終實現0排放。而我國的政策主要是以“補”為主,在要求碳排放的同時,也對產業進行扶持。希望能夠在新能源車這條“新賽道”上看到優秀中國企業的影子,所以這條政策的初衷一定是扶強,補貼退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不讓產業中的“劣幣驅逐良幣”,使得優秀企業脫穎而出。
目前來看,特別是今年,大量的傳統車廠,開始發力電動車,如大眾汽車今年斥資250億美元建設電池廠,并打算在2025年,每年出售300萬輛電動汽車,而2017年,大眾汽車所有車型的年產量是600萬輛。所以到2025年,電動車的占比有望接近一半。而目前整體電動車銷售占比較高的中國,也僅僅達到了5%(如上圖),可見其中的空間有多大。
其次,從中觀行業角度來分析,如果一個行業長期要靠補貼來維持他的發展,那這個產業本身就是個偽命題,所以整體行業必然要經歷一次大考,就是零補貼后,如何與傳統燃油車競爭的問題。
目前電動車和傳統燃油車競爭的優劣勢比較大概分為以下幾點:
更經濟、能量轉換率高和二氧化碳排放少是電動車的三大優勢。
能量密度低、安全隱患高和制造成本高是電動車的三大劣勢。
我們就這3個劣勢方面來做討論。
1.能量密度。如圖所示,從2017年到2018年隨著補貼對于能量密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截至目前,能量密度低于120whkg的電動乘用車基本退出市場,而能量密度高于160whkg的電動乘用車占比逐步提升。而就在幾天前,特斯拉的model3在中國大陸接受預定,其續航里程為590公里,售價50萬元人民幣。而最新版的roadster續航里程達到了驚人的990公里。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動車的痛點最終會被逐步解決。
2.安全性。如圖所示,有關部門對于事故發生的場景和原因都進行了統計,解決方案是從材料、電芯集成、生產過程中解決。這是技術方面的,不是本文重點,我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一定會越做越好。我想說的是,在100年前,汽車產業剛出來的時候,故障也特別多,當時的人們說,開車最大的開銷是理賠維修費用,因為經常因為剎車失靈等問題出事故,到1900年的時候美國一共只有8000輛汽車,而當時有1800萬匹馬。沒有人相信汽車行業會有什么機會,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3.制造成本。這也是目前市場最擔憂的,如果補貼沒了,車企和電池企業的利潤會不會大幅度倒退甚至虧損,并且電動車的價格會不會上漲?
根據測算,當電池的成本下降到102美元/度時,純電動車的全生命周期將和燃油車的成本持平。假設未來每年電池的價格下降10%,則在2025年的時候有望實現“油電平價”,也意味著,2025年以后,電動車將會比燃油車更便宜。這是在零補貼的模型下,要知道,電動車目前僅僅是補貼退坡,并未完全退出,并且將來還會有雙積分政策長期護航。而從過去八年看,每年電池售價下降10%應該不是難事。
從中觀維度分析了行業的趨勢后,我們最后從微觀角度來看下各大車廠和電池廠目前的狀態和態度。
大眾汽車今年斥資250億元建造電池廠,計劃在2025年出售300萬輛電動車,然而2017年大眾所有型號汽車的年產量為600萬輛,也就是說到了2025年,他的電動車規模占比接近所有車型的一半。而目前新能源車銷售狀況較好的中國大陸,新能源車占新車中的銷售占比僅僅不到5%??梢娢磥碛邢喈斁薮蟮目臻g。
再說下電池廠,2018年10月總投資20億美元的韓國LG化學電池項目在江寧濱江開發區開工。三星擬在天津新增投資24億美元,投資建設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生產線等新項目。為什么要說韓國企業?因為韓國企業在擴產方面一直是非常謹慎的,但最近的動作變得很積極,也從側面說明了對這個行業的看好。
最后總結一下,由于過去補貼的存在,這個行業目前存在一些結構性的問題,即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而此問題相信會隨著補貼逐步取消被慢慢解決。
事實上,我們經常高估短期的問題,而低估長期的趨勢。往往在大家最悲觀的時候,才是機會出現的時候。
下一篇:電芯公司為何手握訂單不敢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