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03次 | 2022年08月12日
詳解鋰電池和電動汽車行業的關系
1月8日,由海目星總冠名的2017高工鋰電&電動車年會在東莞觀瀾湖度假酒店會議中心盛大開幕。作為鋰電及電動車行業規模最大、參與度最高的年度盛會,現場高朋滿座,吸引了材料、設備、電芯、BMS、PACK、電機電控、整車、運營租賃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超800位企業高層參與其中。
2017高工鋰電&電動車年會現場
在沃特瑪冠名的開幕式大會上,作為首個發言人,高工咨詢董事長張小飛博士發表了“論鋰電和電動車行業十大關系”的主題演講。演講內容主要論述政策與產業、產業鏈企業與企業、資本與產業、國內與國外、供應與需求等10大多變復雜的“關系”展開,并用詳實圖表及數據深入分析了當前產業形勢及未來發展趨勢。
高工咨詢董事長張小飛博士
1、政策與產業的關系—婆媳關系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是一個在政府政策支持下發展起來的行業,當前政府政策多層次,分為策略性政策、強制性政策、趨勢性政策三大類。企業戰略當多重視,并采取多樣化戰術措施。
雙積分、禁售燃油車這類策略性政策將倒逼傳統燃油車企向電動車轉移,長期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但短期作用較小。應對策略:1)傳統燃油車布局電動車;2)電動車企業繼續發揮先發優勢;3)都要積極開發方向性的技術。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這類強制性政策對企業規模和技術有要求,具有排他性,有一定限制作用。應對策略:1)密切關注動向,迅速行動;2)提升產品性能,高于規范。
補貼退坡、扶持龍頭這類趨勢性政策特征可預見性強,漸進但是迫切,對企業壓力更大,行業透明度提升。應對策略:1)提高綜合競爭力;2)專注自身領域。
2、產業與資本的關系—魚水關系
“有錢能讓電池安全,有錢能使車快跑,有錢人才自投羅網;沒錢好產品難出門,沒錢縱有技術白搭。”張小飛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說明了資本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但他同時也提醒,資金向大企業傾斜明顯,其實中小企業資金比較吃緊,甚至很多企業出現利潤率下滑、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
3、動力電池和應用的關系—情人關系
鋰電池主要用于數碼、電動車及儲能三大領域,數碼鋰電池發展相對平穩,而電動車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動力電池產量劇增,儲能這一潛在巨大藍海也被普遍看好。
從數據來看,目前動力電池產量是儲能電池產量十倍,且動力電池企業數量不止是儲能電池企業數量的二十倍。張小飛表示,電動車和儲能的關系是“魚與熊掌”的關系,有些企業兩者可以兼得,但有些企業還是謹慎些好。
4、電動車和電動車的關系—兄弟關系
對比2016年與2017年數據來看,電動乘用車正接棒電動客車,拉動電動車市場邁向千萬、億輛級體量。在演講中,張小飛對乘用車、客車、專用車三大市場形勢、戰略定位、車型規劃等作了詳細分析,如下圖:
5、電動車和三電的關系—皇妃關系
電池系統是電動車的“心臟”,負責動力來源,決定整車的行駛里程、使用便利性等;電控系統是電動車的“大腦”,負責操控體系,決定整車的安全性、可靠性;電機是電動車“大腿”,負責動力輸出,決定整車的爬坡、加速、最高速度等主要性能指標。
“電動車與電池的關系是皇上跟皇后的關系,電動車與電機、電控是皇上和妃子的關系,選擇的重視程度不太一樣。”張小飛笑言,但電動車對電機、電控的選擇要求在不斷提高,其中電控正朝向高功率密度、高集成化、低成本方向發展,電機朝著高輸出密度、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成本、輕量化方向發展。
6、電動車和動力電池的關系—皇后關系
在張小飛看來,電動車和電池技術路線的關系是“成敗”關系,在2017年公布的292-303批工信部產品公告中,共有新能源汽車3296款,其中三元在乘用車領域已占絕對比例,燃料電池應用逐漸升溫,企業不容忽視。
電動車和電池形狀的關系是“Party”關系看,數據顯示,圓柱在專用車使用量和車型比例高;軟包在各類型都增長;但總裝機量方形最大(電動車和車型總量決定)。“未來形勢如何變化,主要看乘用車大廠和電芯大廠的‘互動’。”張小飛說。
7、動力電池品質、智能制造和成本的關系
在市場驅動及主機廠提出的質量要求之下,智能制造是動力電池企業的必然選擇。客觀來看,智能制造需要信息化、可追溯化、在線化。從數據來看,國產單環節設備的效率較3年前已大幅提升,但整線串聯能力、設備間的兼容性還有待提高。
張小飛提醒:“智能制造是必然趨勢,無論或深或淺必須去做,否則一定被淘汰。”
8、供應和需求的關系
當前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下滑;乘用車領域分化嚴重,前2名占比超過50%;其余33家企占比48%。見下圖:
9、動力鋰電池和競爭類電池的關系—主支關系
從產業化角度、產業基礎等方面來看,鋰電池最成熟,其他電池具有出色的單一性能,但綜合性能還有待提高。張小飛認為,燃料電池、固態電池能實現商業化,但短期不能大比例替代鋰電池。未來燃料電池比固態電池在電動車上更有戲。
10、國內和國外的關系
當前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正逐漸走向成熟,一些領軍企業除了深入布局國內市場以外,已經開始走向海外。而中國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最大市場,也正吸引著國際巨頭深入布局國內市場。見下圖:
上一篇:固態電池升溫對日系的影響?
下一篇:警惕鋰電池專利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