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26次 | 2023年08月24日
三星天津SDI資不抵債遭股東減持
今年二月曾遭遇火災的天津三星電池廠被國資股東減持。十月十六日,新京報記者在天津產權交易所網站看到,兩家國資股東分別掛牌出讓三星(天津)電池有限公司(簡稱天津三星電池)20%和10%股權,掛牌價格分別為2362萬元和1181萬元。
二月份失火至目前損失未定
十月十五日,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公布通告顯示,天津市兩家國資公司欲轉讓持有的三星(天津)電池有限公司(下簡稱三星天津電池)30%股權。三星天津電池股權結構分布情況如下:三星SDI株式會社占50%,天津中環占30%,經開國貿占20%。
其中天津中環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中環)出售10%股權,轉讓底價為1181.03萬元;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以下簡稱經開國資)出售20%股權,轉讓底價為2362.06萬元。
三星SDI是三星集團在電子領域的附屬公司,原系我國三星的顯像管生產部門,最早于1995年在香港設立,重要用于CRT和LCD等顯示元器件的生產。后來隨著顯示器的液晶化,三星SDI改行生產鋰電池包。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三星SDI官網資料顯示,三星SDI在長春、合肥、香港、上海、北京、天津、無錫、西安、臺北都設有分支機構,其中天津廠負責電池生產。
掛牌轉讓通告提到,今年二月八日,三星天津電池廠內發生火災,因滅火部分設備及庫存被水淋濕,經半月有余的烘干調試,未影響正常生產經營,截至評估報告出具日,火災損失尚在清查中,最終損失尚未確定。
三星天津SDI已資不抵債
有觀點認為,兩家國資股東同時宣布轉讓股權或和三星天津電池低迷的業績有關。
從掛牌通告來看,近兩年三星天津電池公司業績下降。2016年,該公司實現營收4.92億元,但凈利潤虧損0.85億元。而截至今年八月三十一日,營收0.9億元,凈利潤僅為904.16萬元。
三星天津目前已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2016年,三星天津電池總資產9.38億元,全年卻達到了9.26億元;截至今年八月三十一日,其總資產為8.03億元,總高達8.06億元,所有者權益負381.95萬元。
看點
三星天津電池是否生產手機電池成疑
2016年,三星旗艦手機Note7發生電池自燃,作為三星手機電池供應商的三星SDI難辭其咎。三星電子出具的事故分析報告表明,SDI供應的Note7電池存在設計缺陷,測試過程中SDI電池卷芯上端的角落現擠壓現象,燒損事故重要是由于負極板受到壓迫所致。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三星天津電池重要生產角形和聚合物兩種鋰電池,現有8條電池Cell(電芯工程)生產線和13條電池Pack(包裝工程)生產線,可生產多達25種不同型號的電池。公司月生產量達1100多萬,重要為諾基亞、蘋果、三星等手機制造商供應手機鋰電池。
不過新京報記者查閱工商資料后發現,三星天津電池成立于2015年十月十六日,重要從事開發、生產包括汽車用能量型動力鋰電池在內的圓形鋰電池,并從事自產產品的銷售、售后服務,以及上述產品的進出口、批發。
對此有分析認為,假如其重要產品為汽車動力鋰電池,則三星Note7自燃事件或和三星天津電池關聯不大。
(馬婧)
分析
三星天津電池錯失新能源車發展機遇
按照工商資料顯示,三星天津電池重要生產汽車用能量型動力鋰電池,而我國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潛力最大的市場之一,在全球發展最迅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三星天津電池為何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專家分析,三星SDI天津電池廠經營不佳最關鍵的一點是,受《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目錄影響,三星SDI無法在國內銷售或搭載新能源動力鋰電池。從目前國家公布的動力鋰電池"白名單"來看,看不到韓資電池廠商的身影。
該專家認為,三星上不了這個目錄,就拿不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據其介紹,新能源純電動乘用車中央補貼上限4.4萬元,地方補貼上限2.2萬元,總計6.6萬元,"有關一輛普通售價二十多萬的車是一筆不小的補貼。"該專家表示。由此三星天津SDI會錯失國內新能源車發展的大勢。(江波)
新京報記者趙毅波馬婧
下一篇:我國鋰電池發展八大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