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33次 | 2022年07月15日
"錢荒"持續蔓延 動力鋰電池公司艱難
2018年鋰電行業的潮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
進入2018年以來,從多家動力鋰電池公司被供應商集體拉橫幅堵門,到部分電池公司減產停產,再到電池公司和主機廠對簿公堂欠款,整個動力鋰電池產業都蒙上了"錢荒"的陰影。
在雙面夾擊之下,部分動力鋰電池公司現金流緊張,應收賬款居高不下,業績增幅放緩甚至由盈轉虧。一些在產品、技術和資金等方面不具備競爭優勢的電池公司被迫退出動力市場,轉戰3C數碼和儲能以及小動力等不依賴補貼的細分市場,依靠快速回款維持公司生存。
業內人士認為,在補貼退坡和市場競爭加劇的壓力下,前期蹭熱度和補貼的動力鋰電池公司技術能力弱的缺陷暴露無遺,必將被淘汰出局。而留下來的電池公司也面對著產品價格和毛利率下降、主機廠回款緩慢拖欠巨額、原材料漲價要求公司現款采購等多重壓力,電池公司現金流壓力將持續加重。
欠債和電池公司現金流承壓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距離2018年結束只有半個月左右,大批鋰電人員正在外面向客戶今年的。但和往年不同,2018年鋰電行業的情況無論是在欠款金額還是難度方面都更大,牽扯面更廣,時間也更早。
?一月,珠海銀隆被曝拖欠供應商超10億元,拉開了2018年動力鋰電池產業追債潮的序幕。
?三月,動力鋰電池巨頭沃特瑪被大批供應商堵門,原因沃特瑪給供應商開具的商業承兌匯票無法承兌。
?七月,卓能材料(834314)公布通告稱,2018年四月,公司因向堅瑞沃能部分子公司供應磷酸亞鐵鋰被約1.4億,向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提請。
?璞泰來(603659)公布通告稱,因智航新能源沒有按期支付相應,且多次催要無果,全資子公司江西紫宸向泰州市中級人民提起,要求立即凍結智航新能源銀行存款9090.44萬元或、扣押相當于上述資金的財產,江西紫宸以現金作為財產保全的全部擔保。
?八月,猛獅科技(002684)公布通告稱,公司募資賬戶出現異動,包括猛獅科技及子公司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合計被凍結金額達4.34億元。
?十一月,天豐電源(832283)公布通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湖州天豐電源有限公司向提起,請求判決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支付2.01億元。
?成飛集成(002910)公布通告,控股公司中航鋰電近日收到洛陽市中級人民兩份《受理通知書》,涉及東風襄陽旅行車有限公司和北京海博思創科技有限公司,兩案涉案金額合計達1.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上門拉橫幅和對簿公堂的事件之外,鋰電行業還有大量事件發生,而動力鋰電池公司是這場風波中的主角。
高工鋰電了解到,今年有不少動力鋰電池公司都遭遇了被客戶拖欠大量的情況。其中,巨額無法及時收回,給動力鋰電池公司在生產采購、產量擴充、研發投入和設備升級等方面都構成了極大壓力,以至于公司不得不降低開工率,減少支出等待"復活",或者調整業務結構轉戰其它細分市場。
從上述公司的遭遇來看,動力鋰電池公司深陷危機,公司現金流緊張基本上都擁有相同的原因。
其中,預付款項和應收賬款直觀反映了動力鋰電池公司承受"雙面夾擊"的生存狀態:一方面,預付款項增多,重要是為鎖定上游原材料價格,保障原料穩定供給,和上游供應商采取預付合作;另一方面,應收賬款/票據高企,重要原因是車企拉長賬期,回款難。
和此同時,動力鋰電池公司前期盲目擴張,試圖在各地以規模上的擴張以換取利潤,彌補補貼下降的損失,導致公司極度緊張。
此外,補貼金額和能量密度直接掛鉤,導致一些電池公司因電池能量密度不達標而訂單大幅下降,銷售收入減少難以維持公司運營。
當前,主機廠給電池廠的回款周期普遍在9個月至1年左右,而補貼遲遲沒有下發導致主機廠資金緊張,回款周期拉長,導致動力鋰電池公司獨自承受著巨大的資金壓力。
業內人士認為,2018年動力鋰電池產業錢荒潮快速蔓延,而這種現象在明年還有可能進一步惡化,行業洗牌加速,屆時或將有大批電池公司被淘汰出局。
各尋出路電池公司積極自救
很顯然,已經成為鋰電產業的普遍現象,除了中小公司之外,如CATL、比亞迪、國軒高科等大型電池公司也面對著巨大的資金壓力。
而在補貼持續退坡、應收賬款高企、電池產品下降和毛利下降、市場競爭加劇、市場投資降溫、銀行貸款收緊等壓力下,保障公司現金流安全就成為電池公司在2019年的發展重任。
在此情況之下,電池公司根據公司的發展情況積極展開自救,尋找資金來源,加速資金回籠。
01CATL:擬向銀行申請1100億元綜合授信額度
十一月二十九日,CATL公布通告稱,為滿足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及項目建設資金要,公司及子公司擬向銀行申請總計不超過人民幣1100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本次向銀行申請綜合授信額度事項的有效期限自2019年一月一日起至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召開之日止,授信期限內,額度可循環滾動使用。
02沃特瑪:全體放假半年斷臂自救
六月二十八日,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向全體員工發出通知,稱公司2018年以來一度出現資金困難的緊張局面,為解決因公司訂單不足、資金困難給全體職工帶來的職業發展影響,經公司高層戰略研究決定:自2018年七月一日起全體職工放假六個月,放假期間工資按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支付、五險一金也將按照法律規定購買。
在開工方面,深圳電池電芯生產線的開工率僅為4%,其它地區電芯生產線停工;深圳PACK生產線的開工率為24%,舒城PACK生產線的開工率僅為9%,其它地區PACK生產線停產。
處置情況方面,沃特瑪稱,其通過存貨銷售和固定資產銷售將公司對相關供應商的應付進行抵扣,降低公司。
03*ST尤夫:獲專項解困基金舉牌解救
十一月七日,*ST尤夫公布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稱,收到股東上海垚闊公司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有關從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票的通知。
截止2018年十一月七日收盤,上海垚闊以自有資金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達到1990.7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5%。其中,十月份,上海垚闊增持了1072.03萬股,增持價格11.04元/股-14.22元/股;十一月以來,上海垚闊又繼續增持了918.75萬股,增持價格13.51元/股-16.15元/股。
截至通告日,上海垚闊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存在被、凍結的情況。此次舉牌后,上海垚闊存在未來12個月內在價格適當時繼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計劃。
04中小電池公司:調整客戶結構轉戰非動力市場
一些中小電池公司積極調整公司2018年的動力鋰電池業務占比,大力開拓電動工具及小家電和、電動自行車、低速車和儲能等細分市場,通過快速回款緩解公司資金壓力。
例如,海四達2018年電動工具和儲能業務占比合計達到8成左右,動力鋰電池業務僅占1成左右,較公司去年動力業務占比超6成實現大型調整,從而使公司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