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16次 | 2020年01月02日
巨頭扎堆 鋰電池炒作持續蔓延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一直是市場炒作的熱門。近來,在鋰電池技術接連獲得突破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炒作熱潮順勢蔓延至鋰電池板塊。其中,鋰電池第一股成飛集成更強勢收出三個漲停板,而其導火索無非是7月3日國家科技部官方網站公布的成飛集成旗下控股公司中航鋰電與廈門大學合作聯合承擔的高安全性動力電池用功能隔膜的技術開發項目已經形成生產能力的公告。本月5日科技部網站又傳出捷報: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全產業鏈工藝技術與國產化裝備取得重大突破,分析人士表示,鋰電池的炒作熱潮正在上演,預計涉足鋰電池業務的相關個股如中國寶安、萬向錢潮、方正電機等有望獲得資金的青睞。
鋰電池技術
接連突破好戲連臺
據科技部網站7月5日的消息,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全產業鏈工藝技術與國產化裝備取得重大突破。由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承擔的十二五863計劃支持的鋰離子電池全產業鏈工藝技術與國產化裝備以及梯次利用與回收技術研究課題的成功實施,是電動汽車核心部件全產業鏈研究的開創性成果,這填補了國內鋰離子電池全產業鏈產品應用開發方面的空白。
據悉,該課題結合國家電動汽車產業十二五戰略發展目標,針對我國公共和私人領域電動汽車試點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以動力電池全產業鏈匹配技術為核心,通過產業鏈資源整合,有效解決了連續批次材料供應的性能差異問題,大幅提高了電池成品率和可配組率,并實現了高速高精度噴涂設備及高效節能化成分選設備的國產化,研制了相應裝備,并在生產線上應用,化成過程中的電能回收率從50%提升至70%以上,縮短了化成時間,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全產業鏈整體裝備水平。
無獨有偶,由廈門大學和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聯合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支持的高安全性動力電池用功能隔膜的技術開發項目,目前已建成了一條年產300萬平方米陶瓷功能隔膜試驗線,并在此基礎上完成相關配方固化,合漿、涂布、分切工藝技術開發,形成生產能力,并進行了陶瓷隔膜電池設計、試制與測試。分析人士表示,該項目的實施,對于完善和補充我國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鏈缺失的關鍵一環,對于提高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和應用的安全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