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68次 | 2018年08月07日
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創新得到支持與鼓勵
在剛剛過去的北京車展上,共展出了88臺新能源汽車,與以往大打純電動牌不同,這次非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成為車展中國內外車企著力推廣和展示的重點。
非插電式電混合動力車開始回歸主流。車展開幕前夕,國務院曾討論通過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規劃》中明確指出,“要以純電驅動為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當前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雖然純電動車仍是未來的主攻方向,但鑒于技術的成熟度,以及市場的表現情況,非插電式混合動力的產業化條件在目前顯得更為成熟,也更具有可操作性。而《規劃》的出臺也為油電混合動力車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在技術不成熟地情況下,一味追求純電動是不可取的,需要有一個過渡期,這個過度就是非插電式混合動力。”陳光祖告訴記者,“從國際上看,現代電動汽車是從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興起的,至今已近40年,但仍在探索中前進,而中國在這一發展中更不應該冒進。”
在本次的北京車展上,各大車企不遺余力地展示了他們在混動領域的成績,而作為混合動力車領域的佼佼者,豐田及雷克薩斯品牌在本屆北京車展不但展出了已經在中國批量上市的新普銳斯、凱美瑞混合動力車“尊瑞”、CT200h,搭載國產混合動力總車的概念車“云動雙擎”更是進行了全球首發,并計劃2015年進行量產。此外,以豐田為代表的日系車也在利用自身優勢,加快在華布局。
“以豐田為代表的日系車企在油電混合動力技術方面專利完備。而我們也應該加快非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技術發展,特別是在核心零部件上,在政府的支持下,擁有自己的創新產品。”陳光祖對記者說。
此外,陳光祖還認為,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在傳統能源汽車領域我們也應該繼續努力,進一步提升內燃機運行效率、輕量化、減低風阻,減少摩擦阻力等。“無論是發展新能源汽車,還是實現傳動能源汽車動力性能的優化,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節能減排。反過來,要到這個目的也是能從多個途徑實現的,我們甚至可以更多地考慮其他的替代能源產品。”陳光祖說。
據中汽協不完全統計,一季度汽車整車企業生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8626輛,銷售新能源汽車10202輛,僅占全國汽車總產銷量的0.2%左右。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中國仍顯得任重道遠。
不過隨著《規劃》的出臺,政府將非插電式混合動力與節能內燃機汽車共同作為當前的節能重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思路的進一步明晰,以及國內車企在發展新能源汽車上勢頭高漲,多方因素的共同推動下,相信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會有所突破。
上一篇:電解液:為電池安全“保駕護航”
下一篇:車用鋰電池產能過剩隱憂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