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57次 | 2022年01月22日
CATL公布最新財報,"電池霸主"已是囊中之物?
"假如我們不是前列,我們就沒有存在的價值。"這是CATL創始人曾毓群常說的一句話。
回顧在他帶領CATL創業的十余年里,也確實做到了這點。
十月二十七日晚,CATL(300750)公布了三季報。數據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7億元,同比上升0.8%,實現凈利潤14.2億元,同比上升4.24%。這是CATL今年來首次實現單一季度凈利正上升。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疫情之下,2020年的各個公司都面對著巨大困難,而CATL卻逆市上揚,自三月大跌后就一路走高,九個月的時間,股價從104漲至目前244,股價翻倍有余,而這可能只是CATL爆發的開始。
TSLA助力CATL起飛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財報亮眼的背后,TSLA已成為決定CATL未來天花板的關鍵因素。
財報顯示,公司三季度在裝機量較預期低、疊加減值影響凈利潤的背景下,營收增速、扣非凈利潤增速環比降幅收窄較為明顯,整體業績依舊保持穩定,符合預期。
實際上,自CATL宣布將向TSLA供應鋰離子動力鋰電池產品后,股價便一路上漲。要了解,2020年上半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為95萬輛,TSLA占了近兩成。一邊是全球新能源銷量最高的車企,一邊是我國最大的動力鋰電池巨頭。這種體量的合作,自然會形成巨大的想象空間。
乘聯會數據顯示,國產化后的TSLA在我國市場共交付超過4萬輛電動汽車,是銷量排名第二的比亞迪秦EV的兩倍有余。
在今年七月開始為TSLA供貨后,CATL八月份超過LG,重新登頂動力鋰電池出貨量第一寶座。而十月初,TSLA宣布國產Model3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后24.99萬元的降價消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CATL的股價。此次Model3降價的根源便是供應鏈的本地化,以及新裝載CATL磷酸鐵鋰(LFp)電池。
而25萬元以下的Model3必然更受我國消費者歡迎,而2021年國產化的ModelY,也必然帶動CATL裝機量的進一步上漲。
政策東風頻吹,機構看好
這個來自福建閩東小城的公司,在我國這片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肆意生長。CATL從偏僻小鎮走向世界,成長為千億市值的獨角獸公司,這背后離不開我國在新能源政策上的一系列扶持。
近年來從倡導節能減排到規范行業標準再到推廣購置稅補貼,新能源汽車行業利好消息頻出,電動汽車市場一片欣欣向榮,CATL所在的動力鋰電池行業自然也分得一羹。
十月九日,《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正式通過,進一步明確表示了政府對動力鋰電池領域開發創新的鼓勵。
這樣的背景下,多家券商看好CATL未來業績有較強的增速預期,并給出兩個關鍵要素:第一,國內新能源車景氣度持續回暖,未來保持高景氣;第二,2020歐洲新能源車爆發,全年歐洲新能源車高景氣已確認。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國內外電動化中長期趨勢明顯,海外景氣度向上提速,高端動力鋰電池持續緊缺。作為全球動力鋰電池龍頭公司,深度綁定國內主流電動汽車企;同時對海外TSLA等巨頭客戶配套全面深入。公司成長確定性高,資本運作持續賦能,具備長期配置價值,繼續推薦。
作為動力鋰電池行業的載體,汽車行業正因為疫情的"催化"在加速格局的轉變,也直接導致動力鋰電池格局開始出現新一輪的變化。
目前CATL集齊了包括TSLA、戴姆勒、寶馬、大眾、豐田、本田、現代等幾乎所有全球頭部車企。"不差客戶,不差錢"的CATL只要把未來的路走扎實了,伴隨著政策紅利勢必會成長為全球動力鋰電池領域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