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49次 | 2021年12月11日
歐盟欲效法我國 投資千億歐元打造本土動力鋰電池產業
要想發展電動汽車,就要擁有足夠的用于驅動這些電動汽車的電池。在電池生產方面,歐盟將會效法中國,建立自己的電動汽車電池產業。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洛斯·塞夫科維奇(MarosSefcovi)所領導的一個政府官員團體與制造商、開發銀行以及商業貸款機構進行了磋商,討論投資超過1000億歐元,打造一個鋰離子電池供應鏈,從而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
歐盟認為,中國在電動汽車電池技術方面已經取得了領先地位,德國和法國希望自己能夠迎頭趕上,因此兩國提出了這個計劃。在歐洲,汽車制造業一共創造了1380萬個就業崗位,占歐洲總體就業崗位的6.1%,歐洲各國政府希望傳統的車企能夠做出改變,在這場電動化大潮中為消費者提供電動汽車以及車輛所用的電池。
塞夫科維奇在接受彭博社采訪的時候說到:“我們當前正在進行對話。我們曾認為,在電動化戰斗中歐洲將會敗下陣來,但是如今我們已經不再這樣認為了。”
歐洲出現的很多新趨勢都對電池項目的發展起到催化作用,例如歐盟國家在控制溫室氣體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決心。歐洲國家希望可以逐漸減少柴油發動機所帶來的污染。此外,中國企業在綠色技術方面所取得的領先地位,也讓歐洲國家感到震驚。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今年2月,法國總統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Macron)曾表示:“我國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電池,100%都是在亞洲制造的,這讓我高興不起來。”
截止到目前,歐洲的電池項目已經初具成效,讓歐洲走上了從中國手中奪取市場份額的道路。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截止到2025年,當前缺乏大規模電池制造能力的歐洲企業,在產能方面將與美國持平。為了刺激歐洲企業在電動汽車電池領域進行投資,歐盟的措施包括:
法國和德國當前正在對電池行業進行數十億歐元的投資。塞夫科維奇此前曾表示歐盟委員會有可能在今年10月底之前以特殊項目的方式執行國家援助提案。法國和德國當前正在尋求來自西班牙、瑞典和波蘭的額外協助。
今年5月,歐洲投資銀行(EIB)初步同意了向NorthVolt提供3.5億歐元的貸款,用以支持NorthVolt在瑞典建造一個電池超級工廠。
塞夫科維奇表示,EIB和歐洲復興與發展銀行正在對“原材料投資設施“進行研究,它將有助于建立電池所需的稀土金屬供應鏈,他希望這個項目能夠在今年年底正式啟動。
今年5月,歐盟與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Gates)以及其他投資人一起建立了一個價值1億歐元的名為BreakthroughEnergyVentures的基金,這個基金旨在推動能源轉型的進程,其中很可能會包括電池能源項目。
歐盟委員會已經召集了包括PSA集團、道達爾和西門子等在內的至少260家企業,這些企業將會形成聯盟,在歐洲生產能源存儲設備。彭博NEF的能源存儲分析師詹姆斯·弗里茨(JamesFrith)表示:“一兩年以前,所有人都覺得歐洲入場已經太晚了。但是他們還是付出了努力,如今歐洲已經取得了一個不錯的進展。”
弗里茨認為,到2025年歐洲有可能會掌握全球11%的電池制造產能,當前他們的產能占比為4%。這意味著歐洲將會奪走中國的一部分市場份額,并且對美國形成直接的挑戰。歐盟委員會預計,到2025年,電池市場的總規模有可能將會達到2500億歐元;屆時將會有至少1000億歐元的電池產品來自歐洲的電池工廠或供應鏈。
歐洲旨在建立起自己的電池供應鏈,從而為該州的車企供應電池,而無需從亞洲的制造中心進口。當前,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是中國最大的電池制造商。另外,埃隆·馬斯克(ElonMusk)的特斯拉公司也正在美國建立電池超級工廠。
截止到目前,歐洲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電池供應鏈,不過他們已經獲得了來自韓國LG化學和三星SDI以及中國寧德時代的投資,這些公司將會在歐洲建立工廠。
歐盟希望歐洲可以出現大型電池制造企業,從而為寶馬和大眾等車企供應電池,這些車企都計劃在未來顯著提升電動汽車的生產。當前整個汽車行業都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提升電動汽車的產量。
歐洲建立的電池基金以及歐盟的援助不會提供給單一一家企業,而將會提供給多家企業形成的聯盟。當前PSA和道達爾正在德國凱撒斯勞滕建立工廠。此外,這個基金還將會為配件或原材料供應商,例如西門子、優美科、索爾維和Manz等提供資助。
由于在過去10年中在太陽能產業喪失了控制權,德國害怕在電動汽車電池行業重蹈覆轍,因此他們正在積極推動這項措施。在21世紀初,德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制造國,之后德國企業被獲得了政府貸款支持的中國企業所超越。
在電池領域,德國經濟與能源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PeterAltmaier)希望可以創造80萬個就業崗位。阿爾特邁爾表示,在電動汽車中,電池的價值占據了整車價值的三分之一,如果歐洲沒有自己的電池工廠,更多的就業崗位將會流向亞洲。
今年6月在接受德國ARD電視臺采訪的時候阿爾特邁爾說到:“歐洲將會出現對電池的大量需求。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決心,要在歐洲和德國生產全世界最好的電池。”
塞夫科維奇預計,歐洲將會出現10-20個生產電池的超級工廠,在他的支持下,歐洲電池聯盟(EuropeanBatteryAlliance)將會開始進行研究,從而實現這個計劃。NorthVolt公司希望自己成為歐洲最大的電池制造商之一,為寶馬和其他主流車企供應電池。
NorthVolt公司CEO彼得·卡爾森(PeterCarlsson)說到:“如果我們想要在2030年之前成為歐洲最大的電池生產商之一,我們就需要擁有大約150千兆瓦時的產能。消費者有著巨大的需求,我們正在加速自己的實施進程。我們在創造新的瑞典產業的道路上邁出了巨大的一步,這將在減少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蓋世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