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14次 | 2020年08月26日
北美自建鋰離子電池材料鈷精煉廠 最高年產2.5萬噸電池級硫酸鈷
加拿大第一鈷業公司(FirstCobalt)日前表示,旗下一座鈷精煉廠最早有望于今年年底落成。這將是北美地區首座鈷精煉廠,投產后可彌補北美在鋰離子電池重要原材料生產和供應方面的“缺失”,減少對亞洲原材料的高度依賴,間接助力美國、加拿大兩國儲能和電動汽車等行業的發展。
不過,業內普遍對這個誕生在即的鈷精煉廠的融資前景和鈷礦石來源存疑,并認為北美即便開拓出了自己的供應渠道,仍然很難全面擺脫對亞洲的依賴。
老舊煉油廠改造成鈷精煉廠
第一鈷業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在今年底建成北美地區首座也是唯一一座鈷精煉廠,旨在進一步強化北美在鈷精煉和供應領域的存在感。目前正在重修位于多倫多北部的于5年前關閉的老舊煉油廠,以將其改造成鈷精煉廠。
《金融時報》指出,這座鈷精煉廠預計今年底或2021年初開始生產電池級硫酸鈷,屆時第一鈷業公司將成為北美電動汽車和高科技設備電池關鍵原料重要生產商和供應商。到2021年第四季度,第一鈷業公司有望通過這座鈷精煉廠生產2.5萬噸電池級硫酸鈷,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至少可以滿足33.5萬輛電動汽車的電池原材料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讓我們更加意識到強化供應鏈環節的重要性。”第一鈷業首席執行官TrentMell表示,“電動汽車的強勁前景、汽車制造商開發縮短供應鏈的努力,以及這座鈷精煉廠預期經濟效益,都為我們打造北美供應鏈創造了絕佳機會。”
據了解,第一鈷業公司將與大宗商品貿易巨頭嘉能可一起推進這個鈷精煉廠的落地。
嘉能可銅鈷營銷主管NicoParaskevas表示,隨著世界向低碳經濟過渡,鈷將在交通電動化的發展中發揮至關重要的用途,嘉能可期待通過與第一鈷業的合作,將可持續的鈷帶入北美市場,以解決鋰離子電池原材料本土產供問題。
經濟可行性和礦石供應遭質疑
不過,市場普遍對該鈷精煉廠的經濟可行性以及鈷礦石來源持懷疑和擔憂態度。加拿大《金融郵報》撰文稱,新冠肺炎疫情給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多個行業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北美此時打造電動汽車原材料產供銷全鏈條并非良好時機。
第一鈷業公司預估,未來這座鈷精煉廠使用的鈷礦石價格將為25美元/磅,該公司至少要籌資5600萬美元,才可能將這座鈷精煉廠的產量規模擴大至年產硫酸鈷2.5萬噸的水平。
加拿大投行EightCapitalSecurities分析師DavidTalbot表示,市場關于第一鈷業公司的籌資前景以及如何確保鈷礦石穩定供應存疑。此前有很多公司為這一目標努力但最終都以失敗收場。比如,去年底宣布破產的加拿大鋰業公司NemaskaLithium,其一直以打造電動汽車和高科技設備電池所需的鋰金屬產供鏈條為目標。”
據悉,第一鈷業公司正在與嘉能可商討下一階段的融資事宜以及鈷礦石供貨情況,同時還在與多個第三方進行接洽,并建議加拿大政府供應資金或貸款擔保。嘉能可去年生產了4.63萬噸鈷,但隨著其關閉了位于剛果(金)的全球最大鈷礦之一的Mutanda礦之后,預計今年其鈷產量僅約2.9萬噸,其能否成為第一鈷業公司的穩定“貨源”前景不明。
另據加拿大《卡爾加里先驅報》消息,第一鈷業公司計劃在美國愛達荷州開發礦山,該公司一直在該州勘探銅、鈷礦床,旨在打造自己的鈷礦石來源渠道。
難以擺脫對亞洲供應的依賴
有專家指出,北美打造鈷產供鏈的舉措表明,其正在努力擺脫對亞洲相關原材料的絕對依賴,但在國際產業分工更加細致的當下,尤其在中日韓三國全面掌控鋰電材料和前端設備領域的情況下,這一目標恐怕很難實現。
據了解,當前,儲能、電動汽車領域所需的重要原材料生產幾乎都集中在亞洲國家。根據英國法拉第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全球超過2/3的鈷儲藏位于剛果(金),其中大部分被運至我國進行精煉,我國的鈷精煉產量占到全球總產量的80%以上。鋰離子電池制造領軍公司如寧德時代、比亞迪、松下、LG化學等,更是全部來自中日韓三國。
全球第二大鈷生產商歐亞資源集團首席執行官宋本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加拿大第一鈷業公司即將打造的鈷精煉廠,能夠助力北美地區電池原料供應鏈的多樣化,但對亞洲鈷產業的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