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99次 | 2020年07月24日
全球各國爭相掌控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資源 我國有望勝出
據外媒報道,目前全球各國都在爭相掌控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資源,我國有望超越美國和其他國家在這場全球性“軍備競賽”中勝出。
我國已成為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其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占全球總銷量的一半。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渴望在國內發展這個行業,政府希望進口更多的鋰。
研究和數據供應商BenchmarkMineralIntelligence常務董事西蒙-摩爾斯(SimonMoores)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鋰資源的時代已經到來,它是99%的電動汽車的核心成分,因此需求不斷新增。”
隨著電動汽車的需求飆升,我國公司簽訂的鋰供應交易不斷新增。
摩爾斯稱,鋰資源的需求在幾年前就出現了,直到18個月前,全球各國重新燃起對電動汽車的興趣才引發了圍繞這種資源的“軍備競賽”。
我國希望“控制電動汽車的供應鏈”
各國政府和汽車制造商紛紛采取措施,開發電動汽車和進一步淘汰內燃機汽車。鋰離子電池出現的電力比傳統電池更多更強。
全球推廣電動汽車有助于減少碳排放,因為人們對空氣污染問題的擔憂,這種努力被放大了。我國政府也在大力提倡和推廣電動汽車。
GlobalX的研究主管杰伊-雅各布斯(JayJacobs)表示:“鑒于我國政府在國內的影響力,假如他們想要成為電動汽車領域的世界領先者,他們很可能會實現這個目標。”
他說:“我國不僅專注于電動汽車制造,而且還收購鋰項目和支持電池生產商的成長,這樣他們就能控制更多的電動汽車供應鏈。”
電動汽車革命“被嚴重誤解”
分析師們表示,西方公司對鋰供應的興趣目前還沒有達到與我國公司相同的水平。
與我國相同,歐美各國也都只擁有有限的鋰資源,必須依賴從其他地方進口。鋰重要從澳大利亞的礦石和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等南美諸國的鹽水池中開采而得。
一些觀察人士擔心,特斯拉等電動汽車制造商最終可能會爭先恐后地搶奪關鍵鋰資源,我國可能是最大的參與者。然而,雅各布斯稱,即使我國也承認,全球對鋰供應的軍備競賽不太可能出現“贏家通吃”的局面。
CPMGroup常務董事杰弗里-克里斯蒂安(JeffreyChristian)表示:“轉向電動汽車被各國政府嚴重誤解和過份簡化了。這是一個要數十年才能完成的轉變。”
他說:“有些人對電動汽車和鋰離子電池的未來充滿信心,但是他們的這種信心更多的是基于信念而不是具體的現實。”
上一篇:簡單探討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