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953次 | 2020年04月15日
太陽能電池未來沉浮路:晶硅與薄膜,誰才是王者?
春節前的光伏行業一點也不安靜。我國對美、韓太陽能級多晶硅雙反,美國對我國的多晶硅太陽能電池雙反調查,晶體硅太陽能電池行業的紛爭讓人們看到了一絲亂象。比較于漢能李河君在非洲走馬圈地大把撒錢投資合作建廠的豪氣,配合李河君未來十年薄膜技術必將取代晶硅光伏電池的豪言,由不得人們不出現一種錯覺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地位就要被薄膜電池取代!果真如此?
下結論之前,筆者先嘗試解讀一個常見的認知誤區:太陽能電池種類的劃分。
一直以來,媒體工作者都習慣于把晶體硅電池、薄膜電池和聚光光伏技術生強地劃分為第一、第二和第三代光伏技術。這不僅是錯誤的,而且貽害無窮!按照普遍的表達和理解方式,一、二、三代的說法被視為技術甚至產業升級的不同階段。這樣一來,晶體硅電池技術、薄膜電池技術、聚光光伏技術三種光伏路線就變成了光伏技術或產業發展的初、中、高階段。不如此一來,難怪人們會理解為,晶硅光伏將被薄膜光伏替代,薄膜光伏將被聚光光伏替代。
事實而言,晶體硅電池技術、薄膜電池技術、聚光光伏技術只是光伏在不同時間段自然出現的三種不同技術路線而已。雖有前后關聯,卻無必然的取代與否與繼承關系。各有優劣,但現在的情況就是,在市場的選擇下,晶體硅電池仍占主流。
最新統計數據表明,2013年,全球太陽能電池市場,主流產品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市場份額與2010年相比沒有變化,仍占據高達82%的比例。而且全球已建成或在建太陽能電站也絕大多數以晶體硅電池為主。全球十大光伏組件制造商中,僅有一家為薄膜太陽能電池制造公司。
目前的情況即使如此。歐美經濟危機之后,太陽能電池生產重心東移,而且在我國公司努力之下,如今太陽能系統成本減少了75%以上。而受益于此的是,全球太陽能發電事業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統計出的2013年全球太陽能重要應用國家裝機量的大上升即是因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