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56次 | 2020年02月23日
鋰電業或將重新洗牌 天齊鋰業營收凈利雙降跌落神壇?
在新能源補貼退坡的背景下,位于產業鏈上游的動力鋰電池公司的日子也不好過。
近日,鋰電巨頭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齊鋰業,002466.SZ)公布了2019年中期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天齊鋰業實現營收25.9億元,同比下降21.28%;凈利潤為2.06億元,同比下降84.30%。
天齊鋰業方面未向《我國經營報》記者透露更多信息,僅表示公司處于靜默期,一切以通告為準。
中研普華研究員姜開玉向記者表示,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持續退坡影響,鋰離子電池行業降成本壓力明顯增大。補貼退坡嚴重,車企會向電池廠家進行壓價,電池廠家的利潤就會減少。同時,原材料價格上漲也是導致鋰離子電池利潤下降的重要因素。
利潤下降
天齊鋰業在2019年中期業績快報中表示,2018年1~六月,公司鋰化工產品的售價仍處于相對高位,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隨著行業供需格局調鋰離子電池整,鋰化工產品價格發生較為明顯的回調,導致2019年1~六月鋰化工產品的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較為明顯。凈利潤下降除了受鋰化工品售價下降影響,還因2019年1~六月并購貸款新增,導致利息支出較上年同期大幅新增。
事實上,天齊鋰業的境遇并非個例,其他鋰電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出現下降。
七月十三日,江西贛鋒鋰業(20.640,0.04,0.19%)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贛鋒鋰業,002460.SZ)公布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3億元~4.60億元,與上年同期的8.37億元相比,下降45%~65%。
此外,廣東光華科技(11.030,-0.02,-0.18%)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華科技,002741.SZ)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公司今年上半年將盈利1768.20萬元~4420.51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0%~80%。
而在前幾年,鋰電公司可謂是風生水起。
自2013年以來,國家相關部委出臺了多項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大力推動了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鋰電池產業總體規模的持續增長。
記者注意到,2016年至2018年,天齊鋰業效益不斷攀升,在2019年利潤開始出現下降。
財報數據顯示,天齊鋰業2016年至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9.05億元、54.70億元、62.44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09.15%、40.09%、14.16%。凈利潤分別為15.12億元、21.45億元、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0.03%、41.86%、2.57%。從2016年到2018年營業收入增長了1.6倍,凈利潤增長了1.5倍。
到了2019年,行業面對著補貼大幅度下降、電池能量密度及續航門檻下限提高、公司資金鏈緊張等多重壓力,市場進入快速洗牌階段。
記者梳理發現,進入2019年,天齊鋰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降。2019年一季度,其營業收入為13.37億元,同比增長率為-19.89%,凈利潤為1.11億元,同比增長率為-83.14%。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認為,天鋰離子電池廠家齊鋰業2019年一季度業績同比下降重要系鋰行業前期的價格暴漲及超額利潤受最新行業供需變化影響回歸有序合理水平、疊加購買SQM股權產生大額財務費用所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雖可能影響短時間市場需求,但長期有利于行業良性發展,公司在手訂單充足,生產經營情況良好。
擴張之路
公開資料顯示,天齊鋰業于2004年成立,經營業務重要包括鋰礦石的開采、鋰礦石至鋰精礦的選礦和鋰化合物及衍生物的生產。2010年,天齊鋰業在深交所上市。
近年來,天齊鋰業趕上了新能源汽車的一系列政策紅利,開啟擴張模式。
在2014年,天齊鋰業斥資50億元完成對泰利森母公司文菲爾德51%權益收購,間接控股泰利森鋰業,順利實現上游資源零的突破,掌握了全球鋰輝石礦供應量的三分之二,全球鋰資源市場的30%,成為全球鋰業龍頭。
2015年四月,天齊鋰業收購擁有我國首條全自動化碳酸鋰生產線的江蘇張家港的銀河鋰業(江蘇)有限公司。
此后,2018年十二月,天齊鋰業以40.66億美元收購全球三大鋰產品供應商之一的SQM23.77%股權,成為SQM第二大股東。SQM的生產地是阿塔卡瑪鹽湖,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鹽湖提鋰生產基地。這次收購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天齊鋰業的資源布局。2019年三月,天齊鋰業擬出資4992.45萬元向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購買其3%的股權。
目前,天齊鋰業已經形成地域覆蓋澳大利亞和我國,以成都為管鋰離子電池理、貿易和研發中心,以澳大利亞和我國甘孜州為資源基地,以四川射洪、江蘇張家港、重慶銅梁和澳洲奎納納為加工基地,輻射國內外的公司集團架構。
除了天齊鋰業之外,其他相關的鋰離子電池公司近幾年也在擴張。
其中,光華科技先后鉅大鋰電布局三元前驅體、磷酸鐵、磷酸鐵鋰、三元正極材料、鋰電回收產線。在七月二十六日,光華科技通告表示,經公司審議通過了《關于投資電子化學品綠色化提質增效改擴建項目的議案》,同意公司投資電子化學品綠色化提質增效改擴建項目,項目總投資為1.94億元,其中建設投資為1.65億元,鋪底流動資金為2875萬元。
近年來,贛鋒鋰業先后收購澳大利亞RIM公司50%股權、阿根廷MineraExar公司37.5%股權及涉及礦權投資、Pilbara公司8.37%的股權。
隨著補貼退坡幅度加大,動力鋰電池環節或面對進一步降價壓力。上市公司不斷擴張,為未來市場做準備。中研普華研究員姜開玉向記者表示,現階段不少小型公司正在經歷風暴,資金實力不強的公司可能在這場風暴中被吞噬。在后補貼時代,技術才是發展的硬道理,提升技術、提高質量才是公司發展的長久之道。
我國化學(5.410,0.01,0.19%)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面對電池公司成本問題,一方面公司要擴大生產規模,另一方面則要提高產線自動化水平,提高產品的一致性和良品率。
重新洗牌
如今,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趨緊,加上日韓動力鋰電池公司頻繁在國內布局,在內外夾擊的競爭環境中,我國鋰電行業新一輪洗牌顯得更為嚴酷。
根據《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我國新能源(4.890,0.00,0.00%)汽車補貼力度有所減弱,或將對鋰離子電池材料需求產生一定影響。有業內人士表示,減少補貼并不是不補貼,只是現階段的補貼政策更重視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技術。
近年來,鋰離子電池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被廣泛應用,從電池原材料生產、系統集成能力到裝備制造已形成完整產業鏈,這為鋰離子電池在儲能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基礎。消費鋰離子電池領域需求已經較為飽和,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領域是目前鋰離子電池重要應用市場,未來鋰離子電池將在儲能領域發揮作用。
不過,記者了解到,隨著鋰電在安全性、穩定性方面的提升,電池密度及續航里程等方面的要求提高,也為未來行業向高質量發展奠定基調。而當下影響鋰電行業最重要的因素是產能過剩。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由于上游供應釋放過快,鋰化工產品平均售價出現大幅回調。公開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2018年三月由約15.4萬元/噸下降至目前約7.3萬元/噸;同期電池級氫氧化鋰價格則由18萬元/噸下降至目前約8萬元~9萬元/噸。
此前,由于價格較高,吸引眾多鋰加工公司快速上馬建設生產線,擴張碳酸鋰產能。如今,在新能源產業下游市場,電動汽車對電池的需求疲軟。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影響,很多車企削減了下半年的電池訂單。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產業鏈整合加速,預計到2020年動力鋰電池公司將僅余下20至30家,80%以上的公司將面對被淘汰的風險。而外資公司的新一輪入華,或將加快這一洗牌速度。
目前,濕法隔膜行業正處于‘一超多強’的格局之下,公司間的競爭正愈演愈烈,隨著行業集中度的不斷提升,行業整體盈利水平將得到提升。國內多起隔膜公司間的整合預示著隔膜產能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公司間競爭正進一步加劇。姜開玉向記者表示,隔膜行業的整合正在加快,隔膜龍頭公司正在擴大產能、提升內部管理、新增功能隔膜開發投入,以進一步降低成本并拉開與三四線公司的差距。隔膜屬于重資產行業,在公司分化加劇的情況下,中小規模公司將面對更大的經營壓力,預計到2019年底將有更多的隔膜公司倒閉或者停產。
東莞市鉅大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總部位于我國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高盛科技園,是一家為全球用戶在移動電源、儲能電源、動力電源和備用電源的個性化需求,供應特種鋰電系統定制化方案和產品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