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97次 | 2020年01月10日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速 鋰電池市場受惠需求不斷擴張
2016年,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作為穩增長政策的重要抓手有望持續受益。扶持政策也將延伸至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其他細分領域如鋰電池材料等多點開花。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速
今年以來,總理在多個場合均提到了發展新經濟。在今年2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著重強調,新能源汽車是新經濟在工業領域一個標志性行業。戰略地位的提升充分顯示了中央對其發展的重視程度,未來政策扶持力度仍有望繼續加碼。與此同時,地方補貼政策也在持續推出,如杭州出臺新能源車今年起不限購不限行,大力建設充電樁,公交車也將于年底前全改成新能源汽車。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市出臺補貼政策,而地方補貼政策在3月末和4月初將密集出臺,補貼力度依舊強勁。
記者了解到,從行業政策來看,一方面,國家正在嚴格查騙補,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需要重新進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才能拿到國家補貼,對于還沒有進入目錄的車,部分廠家采取了只生產不銷售的策略,為下半年的行情啟動積極備貨。從新能源汽車在今年前2個月的銷售數據來看,新能源車生產3.79萬輛,銷售3.57萬輛,產銷量同比增長均達1.7倍。而隨著各地補貼政策的落實及銷售旺季的到來,預計二季度起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仍將持續攀升。
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成長期,新能源汽車代表著產業調整的方向,預計2016年比去年有一倍以上的增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的表述,意味著2016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超過70萬輛(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超過37萬輛)。根據2012年國務院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至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將達到500萬輛。該文件明確提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純電動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70%以上;到2025年,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3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80%以上。這意味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到2020年時,年銷量將達到140萬輛以上,而2015年~2020年期間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高達33%。
原材料公司享受鋰電池市場需求擴張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的需求也出現快速增長。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關鍵原材料,鋰電池材料在新能源汽車持續高增長發展的背景下,行業高景氣度有望延續。另外,考慮到此前的補貼機制在2017至2020年期間,除燃料電池車以外,其他車型補助標準要適當退坡的背景,國內各大車企今年下半年很可能會加足馬力沖刺今年的銷售業績,而這將進一步釋放鋰電池行業產能。
根據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測算,十三五期間,國內動力電池總需求在170Gwh左右;電子數碼產品對鋰電池的需求增速比較穩定,預計消費電池總需求為100Gwh左右,加上儲能消費電池總需求為30Gwh左右,合計超過300Gwh。這意味著在十三五期間,鋰電池需求年平均增速將達到25%以上。
在鋰電池產業鏈劃分上,可以看到上游是鋰電池材料所需的礦產資源,中游為鋰電池生產廠商,下游則主要是鋰電配套應用領域,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消費類電子產品、電動汽車、工業儲能等。在上游鋰電池原材料構成上,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四大部分組成。其中正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四大關鍵材料之一,約占電池制造成本的30%,是決定電池安全、性能、成本和壽命的關鍵材料。在鋰電正極材料領域,全球正極材料的生產主要集中于中日韓三國,全球約50%的正級材料出貨量集中于中國市場,約30%集中于日韓市場,國內的代表企業主要有湖南杉杉、當升科技、湖南瑞翔等。
負極材料技術與市場相對均較為成熟,成本比重最低,占10%左右。目前已經實際應用于鋰電池的負極材料基本上都是碳素材料。從負極材料市場分布來看,78%的市場份額集中在日立化學、深圳貝特瑞、JFE、三菱化學上。
鋰電池電解液在鋰離子電池中是作為帶動鋰離子流動的載體,對鋰電池的運行和安全性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電解液構成中,六氟磷酸鋰是電解液成本占比最大的部分,約占電解液總成本的50%左右。由于新能源領域近幾年發展迅速,導致供需緊張,原料六氟磷酸鋰價格從2015年中期的8.5萬元/噸增長至目前的26萬元/噸,增幅約兩倍。
隔膜是鋰電池四大材料中國產化率最低、技術壁壘最高的鋰電材料,其質量好壞對電池安全性和成本有直接影響。目前國內行業低端產品產能已出現過剩,高端產品的進口替代空間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