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347次 | 2019年12月21日
固態電池有哪些功能優勢?阻礙它商業化的因素是什么?
固態電池將成為三元電池的顛覆者。國家工信部培訓中心轎車專家張翔曾如此論斷,他以為固態電池將成為電動轎車取代傳統燃油轎車的利器。而現在,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正在加快,企業的出資熱情也在不斷升溫。
固態電池將迎投產小高潮
近來,輝能科技與南都電源就固態電池出產技能授權合作案到達初步共識,輝能科技授權能量密度約240Wh/kg的固態電池電芯出產技能給南都電源,并提供出產所需之中心設備與資料,而南都電源將建國內首條1GWh規劃的固態電池出產線。
此前輝能科技CEO楊思枏曾表明將采納類高通商業形式,授權固態電池專利技能及量產用之出產設備給電池廠和車企。楊思枏不無得意地指出:經過IP授權形式,可以縮短產業研發固態電池的時間,我們有信心在兩三年內讓輝能固態電池技能逐漸在全球開枝散葉。
電池我國網了解到,輝能科技其實早在2013年就完成了固態電池的量產,不過主要使用在消費電子范疇,近兩年來則加快了在新能源轎車范疇的布局。輝能科技于2013年在臺灣建成的G1工廠,是全球首家可以完成固態鋰電池卷片出產的產線,并方案于2019年年底完結1GWh的擴建,屆時固態電池總產能將達1.5~2GWh。
固態電池向三元建議攻擊
固態電池之所以能被業界廣泛看好,是因為其優異的功能優勢。作為在動力電池范疇的領導者,日本和我國都方案到2030年將動力電池電芯能量密度提升到500Wh/kg。而從理論上講,傳統的液態電解質鋰電池極限能量密度不可能高于500Wh/kg,而全固態電池現在的能量密度現已可以到達400Wh/kg,預估最大潛力值可高達900Wh/Kg。
另外,除了能量密度的局限,當前主流的三元鋰電池安全問題也比較突出。無論從化學結構,仍是從電池結構來講,三元資料都十分簡單發熱,有爆炸的危險。然而現階段,還沒有完善的解決辦法。北京大學新能源資料與技能實驗室主任其魯表明。而固態電池在安全方面的優勢十分顯著,固態電解質不可燃、無腐蝕、不揮發、不漏液,搭載固態電池轎車的自燃概率會大大降低。
不過固態電池要完成大規劃商業化推廣,也存在不少障礙。據了解,固體電解質存在與電極間界面阻抗大,界面相容性較差,同時充放電過程中各資料的體積膨脹和縮短,導致界面簡單分離等問題。正如江蘇衛藍執行總監向晉所說,現在固態電池的主要問題仍是界面問題。
L.E.K.(艾意凱)咨詢我國區合伙人,工業與高科技范疇負責人滕勇也以為,現在固態電池的開展仍面臨著低離子電導率和高界面阻抗的技能瓶頸,在突破之前尚無法替代三元鋰電池系統。
不過,滕勇的看法仍是比較達觀,以為在兼顧能量密度和安全功能方面,固態電池技能優勢十分顯著。他估計,固態電池將在2023-2025年之間開端完成商業化使用,并于2025-2030年完成規劃化量產。
而我國業內研討資深人士史晨星以為,固態電池等新式電池未來開展之路將經以下階段:2020年前采用高鎳正極+準固態電解質+硅碳負極完成300Wh/Kg,2025年前采用富鋰正極+全固態電解質+硅碳/鋰金屬負極電池完成400Wh/Kg,2030年前燃料/鋰硫/空氣電池完成500Wh/Kg。
盡管固態電池的商業化進程還有一段路程要走,三元電池也將長期占據新能源轎車動力系統的C位,不過戰役現已打響了,固態電池現已向三元電池的陣地吹起了沖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