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405次 | 2018年06月06日
動力鋰電池回收布局大盤點
據預測,2018年將是車用動力電池回收的小高峰。屆時,我國動力鋰電池廢舊回收市場將初具規模,累計廢舊動力鋰電池超過12GWh、報廢量超過17萬噸,從中回收鈷、鎳、錳、鋰、鐵和鋁等金屬所創造的回收市場規模將超過53億元。到2020年,我國車用鋰電池累計報廢量將會達到20萬噸,市場回收規模達到101億元。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動力鋰電池回收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針對這一情況,僅2017年上半年,政府相關部門便相繼推出一系列政策:
2017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確定對電器電子、汽車、鉛酸蓄電池和包裝物等4類產品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探索整合汽車生產、交易、維修、保險、報廢等環節基礎信息,逐步建立全國統一的汽車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體系,加強報廢汽車產品回收利用管理。
2月初,國家工信部、商務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及“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建立完善廢舊動力鋰電池資源化利用標準體系,推進廢舊動力鋰電池梯級利用”。
5月17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官網發布2017年第11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期中包括《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范》(以下簡稱“《拆解規范》”)。據了解,《拆解規范》是國內首個關于車用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的國家標準,對動力電池拆解的場地、設備、作業程序、人員操作、安全性及儲存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詳細而嚴格的要求。
據悉,相關部門已明確將盡快出臺政策對動力電池回收進行嚴格的強制性管理,確保環保性和資源可回收利用。
在政策、利益、社會責任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著手布局動力電池回收。除了格林美、邦普集團、芳源環保、桑德集團等專業公司,包括超威集團、猛獅科技、沃特瑪、豪鵬科技、中航鋰電、比亞迪、CATL、國軒高科、比克電池等在內的動力電池企業均展開市場布局。
格林美
格林美致力于廢舊電池、電子廢棄物、報廢汽車與鈷鎳鎢稀有金屬廢棄物等“城市礦產”資源的循環利用與循環再造產品的研究與產業化。
2015年9月,格林美與比亞迪開展合作,重要內容中之一是報廢電池產品的循環再造,并以此來共同推動“材料再造-電池再造-新能源汽車制造-動力鋰電池回收”循環體系的構建。2016年4月,格林美與東風襄旅、三星環新簽訂新能源汽車綠色供應鏈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立新能源汽車供應價值鏈聯盟,打造“材料-電池-新能源整車制造-供應鏈金融及動力鋰電池回收”全產業鏈閉路循環系統。2017年3月,格林美全資子公司江西格林美資源循環有限公司出資人民幣5,000萬元,設立孫公司福建格林美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主營動力電池等回收業務。
目前,格林美已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廢舊電池與報廢電池材料處理生產線,年回收利用鈷資源4000多噸,占中國戰略鈷資源供應的30%以上。
邦普集團
邦普集團是專業從事廢舊電池及報廢汽車資源化回收處理和高端電池材料生產企業,已形成“電池循環、載體循環和循環服務”三大產業板塊,涉及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的回收處理等業務。邦普集團年處理廢舊電池總量超過2萬噸、年生產鎳鈷錳氫氧化物1萬噸,總收率超過98.58%,回收處理規模和資源循環產能已躍居亞洲首位。邦普集團通過獨創的“逆向產品定位設計”技術,在全球廢舊電池回收領域率先破解了“廢料還原”的行業性難題,并成功開發和掌握了廢料與原料對接的“定向循環”技術。
日前,邦普集團除了獨立建設動力電池回收站點,也在和主機廠、電池廠探索共建回收網絡。目前,邦普在全國的動力電池回收站點達112個,主要用于提供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退役診斷以及信息采集。未來邦普集團還會繼續整合優化,形成區域化的大型回收中心。同時,邦普還在探索與上游共建逆向大數據系統,為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企業提供動力電池回收的監測評估服務。
芳源環保
芳源環保主營業務為含鎳、鈷廢物循環回收及鎳電池、鋰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2016年公司掛牌新三板。
2014年10月,芳源環保和深圳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業務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全國最大的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基地和以電動汽車為主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示范基地。
桑德集團
桑德集團是國內大型專業性環保、新能源企業,業務覆蓋水務、固廢處理、環衛、再生資源、新能源等領域。2017年1月16日,桑德集團與湖南寧鄉縣政府簽訂了國內最大的廢電池資源化項目。項目計劃投資10億元,占地200畝,主要用于建設廢舊電池及生產廢料10萬噸、年產3萬噸鎳鈷錳/鎳鈷鋁三元前驅體材料的產業基地。項目擬于2017年上半年開工建設,2018年上半年調試設備并正式投產,預計產值不低于30億元。
超威集團
2016年3月,超威集團投資成立長興億威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致力動力鋰離子電池售后、電池回收與梯次利用。超威集團設計的針對鋰離子電池的“IDBMS”系統,可以在每個鋰電池內部設置一個具有GPRS定位功能的電子裝置和一個可以讀取數據的芯片,對所有出廠的鋰離子電池進行全生命周期跟蹤。億威新能源也在努力構建標準化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服務體系,力爭電池回收網絡平臺覆蓋全國。目前北京、深圳、廣州等安全中轉庫和服務網點正在積極籌建中,計劃在2018年底在全國建成7個安全中轉庫、3000余家服務網點,最終實現以用戶為主導的24小時無憂售后服務。
猛獅科技
猛獅科技計劃將正在建設、完善的全國連鎖服務體系投入到廢舊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當中,公司將與動力電池企業和新能源整車企業展開合作,以這兩類企業為源頭回收廢舊動力電池。
猛獅科技董事長陳樂伍表示,在猛獅科技的戰略規劃中,未來最好的電池產品將用于新能源汽車,產品淘汰下來后,會用在清潔電力領域做儲能電池,而后再用于家庭儲能。猛獅科技將動力鋰電池生產與儲能領域的應用相結合,最終形成完整的電池梯次利用體系,通過這種梯級利用的方式,使電池的使用價值最大化。
沃特瑪
沃特瑪在2012年就開始探索動力電池二次利用的路線、方法,同時建成了一座3MW磷酸鐵鋰電池儲能電站,為廢舊動力電池的梯級利用奠定了基礎。
目前,沃特瑪通過申報承擔了深圳市大容量儲能電站建設及示范應用項目,摸索出兩套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利用方案。目前已回收及梯次利用處理超200MWh的退役動力電池。而在鋰電池回收環節,沃特瑪通過企業獨創的“定向循環”模式和全球領先的“逆向產品定位設計”技術,以配方還原技術調節多元素成分配比,輔以對合成溶液進行熱力和動力PH值調控,實現從廢舊電池到電池材料的“定向循環”,從而將電池從制造、消費到回收整個流通環節進行有機整合。
除了儲能電站的開發,沃特瑪也已成功開發1200KWh、750KWh、640KWh移動補電車(用于電動汽車的補電或辦公系統的儲能等)。未來,沃特瑪計劃將廢舊動力電池應用于移動補電車,進一步探索廢舊動力電池在儲能系統的應用。
豪鵬科技
豪鵬科技由豪鵬國際集團與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是專業從事廢舊二次電池再生資源回收及加工利用的企業。
公司建設了占地面積88畝的現代化廢舊電池回收基地,擁有江西省首個廢舊電池回收工程示范中心,包含首條動力電池拆解示范線和廢舊電池電子產品回收示范線。豪鵬科技擁有30余項自主開發的專利技術,其中5項為發明專利,9項為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專利,并參與制訂了四項國家標準。豪鵬科技通過建立回收渠道、搭建回收網絡、開發梯次利用技術、完善綜合利用,建立了動力電池“生態圈”。
中航鋰電
中航鋰電2012年開始涉足動力電池回收方面的研究,2014年起建成一條動力電池回收示范線,在技術和工藝方面進行相應探索。目前,公司自動化鋰動力電池拆解回收示范線可對鋰動力電池中的有價值材料進行最大限度地回收,其中銅鋁金屬回收率高達98%,正極材料回收率超過90%,此項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被評為2016河南省重大專項并獲得6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
對于回收的電池,中航鋰電先進行初步評測,劃分出級別,然后再進行梯級利用。其中一部分狀態比較好的電池重新組合后,會被運用到電動船、通信儲能、備用電源、農用機械等領域。沒有再次利用價值的電池單體,將會進行放電處理和進一步的拆解,并進行分類回收。據了解,中航鋰電的電池拆解系統均處于相對密閉的空間中,并基本實現了半自動化作業。
雄韜電源
雄韜股份通過服役動力電池進行相關數據分析,以及對退役動力電池電芯性能測試和安全拆解,對電芯剩余容量、內阻、OCV、自放電等數據建立起一套獨具特色的電池壽命模型體系。此外,雄韜集團也積極著眼于相關產業鏈的整合與整車企業建立資源共享的戰略合作關系。
比亞迪
作為最早一批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企業,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投放市場之初,就開始了動力電池回收工作。在回收過程中,比亞迪主要采用委托授權經銷商來回收廢舊動力電池。當有客戶要求或報廢車輛需要更換動力電池時,經銷商會將更換的動力電池運送到比亞迪寶龍工廠進行初步檢測。如果廢舊電池可以繼續使用,這些電池可能會繼續應用在家庭儲能或基站備用電源等領域。
如果電池不能再利用,比亞迪寶龍工廠會將電池運送到惠州材料工廠的相關部門,之后將采用濕法回收方法進行拆解回收。另外,比亞迪也會對動力電池電解液進行回收。回收方法主要為溶解方式收集,對于揮發的部分電解液通過廢氣排放系統進行光線降解,降解成正常氣體后排出。至于電池殼體等材料,也可進行二次利用。整體來說,比亞迪動力電池回收有比較健全的流程體系,回收效率較高。
此外,比亞迪與格林美在2015年9月達成合作,雙方合作的內容中,最重要的一環是報廢產品的循環再造。格林美與比亞迪合作推動構建“材料再造-電池再造-新能源汽車制造-動力電池回收”的循環體系。
CATL
動力電池回收后,CATL會將其改造用于儲能,之后在進行回收再利用。回收體系建設方面,CATL除了與宇通、上汽、北汽、吉利等車企合作外,也與具有材料回收資質的湖南邦普合作,通過對動力電池分類、拆解,進行材料回收。
國軒高科
國軒高科在2012年就開始了動力電池的回收工作,并于同年規劃建設了1.3MW純電量和4.4MW集裝箱式純電量的梯次利用項目。目前,國軒高科正在開發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相關技術及市場,即將推出日處理2000Ah的電芯資源回收線,動力電池的拆解、金屬和粉體的分離、粉體處理等工序都在里面完成。
根據國軒高科的規劃,至2017年年底,國軒高科儲能市場銷售規模約10億元,并建成電池拆解資源回收中試線,日處理2000只電芯。
北汽新能源
北汽新能源擁有廢舊鋰離子動力電池回收示范線,可實現日均100只以上電芯的處理能力,利用再生法正極材料回收利用率達85%以上,鋰元素回收率達80%以上,極片的銅箔、鋁箔的回收率均達99%以上,同時可對電解液進行無害化處理。
比克電池
比克電池將舊電池通過專業處理,用于儲能、供電基站、路燈、電動工具及低速電動車等,或將原材料再次回收制造新電芯。此外,比克電池正在開展“廢舊新能源汽車拆解及回收再利用”項目,已獲得國家專項投資補助。該項目總投資2億元,擬建設占地3萬平方米,已于2015年底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建成并達到年綜合處理2萬輛報廢汽車及3萬噸動力電池的能力。
小結:
盤點中,已經明確對動力鋰電回收業務進行布局、并具備相關技術和資質憑證的企業,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從理論上看,我國動力鋰電池回收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閉環產業鏈。但實際操作上,國內汽車動力鋰電池回收產業的運營模式總體還處于摸索階段,需要產業上下游一起成立產業聯盟,建立健康的產業鏈,尋找可行的盈利點。
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行業標準和法律法規的逐步健全,不久的將來,回收渠道和回收成本很有可能成為一部分產業競爭的核心。
未來,電池原材料最大的供應來源將不再是礦山,而是電池回收企業。所有整車廠和電池廠都必須與回收企業合作或者整合。動力鋰電池回收業務的布局正式拉開帷幕,具備相關技術和資質的企業即將快速發展。新進入的優質企業也將獲得政策和資本的大力支持。
上一篇:簡述固態鋰離子電池的技術路線
下一篇:動力鋰電池市場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