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69次 | 2019年11月24日
三路并進特斯拉電池降本前景如何?
種種跡象表明,特斯拉正在急迫尋找進一步降低動力電池成本的方法。
日前,外媒報道稱,寧德時代已經和特斯拉達成初步供貨協議,最早于2020年開始為上海超級工廠供應電池。知情人士稱,電池供應協議預計將于2020年中旬簽署,但無法保證合作一定會達成。
在外媒的報道中,特斯拉CEO馬斯克于今年8月下旬前往上海,與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會面約40分鐘,之后兩家公司達成了一項不具約束力的協議。
針對該消息,特斯拉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尚未聽說過此事”,而寧德時代也并未作出正面回應。但業內分析認為,如果特斯拉如果有意在中國尋找本土供應商,寧德時代應該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事實上,這不是第一次傳出特斯拉與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方面達成合作的傳聞。
早在今年3月,彭博社就報道稱特斯拉正在和寧德時代就電池訂單進行磋商,但該消息已經被寧德時代主動澄清否認了。
在此之前,外媒還報道稱特斯拉與力神電池簽署了電池供應的初步協議,但隨著雙方都否認了該消息。
盡管特斯拉與中國電池企業達成合作的事情還存在不確定性,但與韓國電池企業達成合作的可行性卻比較高。
今年8月,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將從韓國LG化學采購電池,用于在中國新工廠生產的電動汽車。知情人士稱,LG化學生產的電池起初將用于在特斯拉中國工廠生產的Model3和尚未推出的ModelY。
9月,業內消息人士表示,LG化學公司已開始在中國南京的工廠大規模生產Model3使用的NCM811—2170型號鋰電池。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LG化學和特斯拉都沒有否認或澄清該消息,這表明該合作或是真實的。這也意味著松下——特斯的合作聯盟被打破了。
與此同時,特斯拉自產電芯的消息的也甚囂塵上,相繼收購了電池技術公司麥克斯韋和加拿大電池制造設備和工程技術公司“HibarSystems”,為其自產電芯進行技術儲備。
此外,特斯拉還計劃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弗里蒙特市建設一條新的電池生產線,同時成立了研發實驗室開展部分電池芯制造研究。
綜合上述信息來看,特斯拉釋放了多個信號。一方面是對松下獨家供貨表示不滿,有意增添新的電池供應商。另一方面則是想通過上述方式加速降低電池成本,進一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特斯拉發布產銷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特斯拉在全球共交付了15.82萬輛汽車,實現動力電池裝機電量約11GWh,預計全年動力電池裝機電量將超過22GWh。
不過,2019年特斯拉與松下在動力電池合作方面似乎并不太和諧。
特斯拉CEO馬斯克在今年4月公開在推特上表露了對合作伙伴松下的不滿,稱松下在特斯拉內華達州電池廠的電池生產線一直在約束著Model3的產量。
對此,松下也表示極度不滿。松下公布其第四財季(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的營收情況顯示,松下該季度處于虧損狀態,并表示其與特斯拉合作的電池業務虧損嚴重。
有消息透露,松下表示,一旦特斯拉實現持續性盈利,松下則計劃上漲電池價格。
松下CEO津賀一宏甚至在專訪中毫不客氣稱:“馬斯克多次要求降低采購價格。有一次,我回應他,如果再壓價,我們會考慮撤走超級工廠的全部松下員工和設備。”
很顯然,特斯拉和松下已經在動力電池產能供應和采購價格方面產生了沖突,同時也表明特斯拉當前面臨著極大的降成本壓力。
對此,特斯拉也在想辦法進一步降低電池制造成本。有報告稱特斯拉將利用Maxwell新型的無溶劑干電極制造工藝和采用Hibar高速電池制造設備,打造新的電池生產線可節省約20%的成本。
與此同時,特斯拉還申請了一項新專利,與寧德時代發布的CTP(celltopack)技術相似,直接將電芯集成為電池子模塊,從而降低電池包制造成本。
當前,主機廠和電池廠都在積極尋找降成本的方法,而主機廠的意愿更為明顯,都在積極布局動力電池業務,甚至計劃自產電芯以擺脫對電池供應商的外購依賴。
但短期來看,車企依然無法完全擺脫電池外購,同時在布局電芯方面也存在一定風險,需要謹慎對待。
下面就來看看本周鋰電行業都有哪些新技術和新應用吧。
1、三星SDI/LG化學發布ESS防火系統
外媒報道稱,三星SDI和LG化學相繼發布了各自的ESS防火系統,并獲得了UL9540A認證,借此提升其ESS產品的安全性。
三星SDI公司宣布,其鋰電池產品通過了UL9540A固定式儲能系統(SS)安全安裝測試認證,其測試主要針對熱失控造成的火災危險。
三星SDI通過在電池、模塊和電池架的安全方面采用防止電池熱失控擴散的專有設計,從而具備防止電池儲能系統發生火災的能力。
與此同時,LG化學也開發了自己的防火系統,并獲得了UL9540A認證。其防火系統是給每一個電池模塊安裝一種灑水裝置。
該系統要求在電池架附近安裝一個單獨的水箱,并在每個連接到電池架后面的模塊上連接管道,并且每當檢測到煙霧或熱量時,會通過噴水防止熱失控。
2、日本第二艘搭載GS湯淺鋰電池特種下水
外媒報道稱,日本川崎重工(KHI)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建造的第二艘蒼龍級柴電攻擊特種(SSK),于11月6日在KHI神戶工廠舉行入水儀式。
這艘特種搭載了鋰電池系統,由日本電池制造商GS湯淺提供,替代此前的此類特種搭載的傳統鉛酸蓄電池的“不依賴空氣推進”(AIP)系統。
去年10月,日本第11艘“蒼龍”級特種“凰龍”號正式下水,該特種率先采用了GS湯淺最新研發的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由此成為日本首艘、同時也是世界上首艘鋰電池作為動力的特種。GS湯淺也成為了業內率先為特種配套鋰電池系統的鋰電池制造商。
3、雷諾三星攜手LG化學打造梯次利用儲能產品
外媒報道稱,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公司子公司雷諾三星與LG化學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同研發使用廢舊動力電池制造的儲能系統。
據了解,雷諾將從其40輛SM3Z.E電動車中提供廢電池給LG化學,LG化學將在未來兩年內開發和測試使用廢舊動力電池制造的儲能系統。
在電池回收方面,雷諾三星將與LG化學合作,為電動汽車創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有助于降低動力電池的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