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42次 | 2019年11月22日
涂布模頭國產化替代按下“快進鍵
在鋰電池涂布環節,速度提升、幅寬變寬以及功能性涂層需求的更迭,都對涂布設備核心零部件涂布模頭提出了更高的挑戰與要求。
在存量涂布模頭市場,進口產品如同加了濾鏡,過去一直為市場所崇尚。而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曼恩斯特”)作為一匹行業黑馬,憑借深厚的技術積淀及服務口碑的口耳相傳,在涂布模頭新增市場的占有率節節攀升,扛起了涂布模頭的國產化大旗。
曼恩斯特負責人表示,涂布機高速和寬幅的變更,帶來的是技術上革命性的更迭。高速時流長比會發生變化,原來低速那套方式在高速上未必可用,同時還要考慮到磷酸鐵鋰/三元正極、石墨/硅基負極等不同材料體系,在高速下的流道也會發生差異變化。
“幅寬變寬對模頭的挑戰更大,一方面要提高精度,另一方面流道的設計更加困難。且伴隨幅寬變寬,企業的產品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模頭在做流道設計時會遇到一些問題,加工上也會帶來一定挑戰。”曼恩斯特負責人強調。
高工鋰電獲悉,以定制化涂布模頭設計著稱的曼恩斯特,可以根據不同電池企業的工藝方案對涂布模頭的流道進行設計。
目前公司已解決速度120m/min-200m/min、幅寬1.5m-2m的高速涂布機的穩定涂布難題,并得到了國內知名電池企業的肯定與背書。
在涂布模頭國產化替代進程中,曼恩斯特要的,不光是彎道超車,更要按下發展的快進鍵。
目前,曼恩斯特已經與全國95%以上的大中型電池廠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包括CATL、ATL、比亞迪、國軒高科、欣旺達、中航鋰電、力神、光宇(冠宇)、捷威動力、南都電源、多氟多、贛鋒電池、力信能源、星恒電源等國內知名企業。
其負責人透露,現階段歐洲市場動力電池發展風起云涌,國際電池企業對中國裝備及核心零部件企業都極為關注。在核心技術加持下,積極部署歐洲市場,走向國際,是曼恩斯特戰略規劃的下一個重心。
市占率節節攀升背后
高工鋰電了解到,在新增涂布模頭市場份額中,大部分產品出自于曼恩斯特之手。盡管當前仍有部分電池廠家將國產模頭拒之門外,但是隨著電池廠家對涂布模頭成本管控的加強,對自身涂布技術有更為細致的研究和要求,在國產涂布模頭技術不斷進步帶動下,替代進口將是大勢所趨。
曼恩斯特認為,國產涂布模頭的核心技術主要集中在加工技術、設計能力、適應多樣化工藝、售后服務等幾大方面。對于曼恩斯特而言,也正是因為具備以下優勢,市場空間才得以進一步打開。
一是加工技術。模頭精度要能夠媲美進口模頭,并且要具備材料、熱處理等一系列的精密加工技術。
二是強大的設計團隊。作為輔助機械精度的核心要素,流道設計一定要合理。如果流道設計不合理,精度再高也無用,因此模頭公司必須擁有深厚的技術沉淀和強大的設計能力。
訪談中,其負責人談及一個細節,即在設計模頭的時候,公司會設計一些“冗余”環節,如涂布窗口的寬度設置,這樣能夠針對不同客戶的涂布窗口幅寬,進行快速低成本修正。
公司還會在設計之初根據客戶的工藝做出模擬與預判,一旦后期發現問題,公司也有能力與客戶共同解決。
“這樣的能力僅靠產品抄襲是無法做到的,出現問題也不會知道從何修正。”而這一細節恰恰也體現了曼恩斯特的技術功底與設計實力。
三是適應多樣化需求。隨著電池企業功能化需求越來越多,如集流體邊緣要涂布、多樣化涂層涌現等,因此在滿足功能需求方面,模頭也要跟得上。
“曼恩斯特在滿足多功能涂層方面比較下功夫,公司擁有一整層的涂布研發中心,對于我們而言,不僅要把模頭做出來,還要把整個涂布工藝了解透,當然我們不賣工藝,但是出現問題我們要知道問題所在并且有能力解決它。”負責人表示。
四是售后服務跟得上。在前段涂布工藝中,一旦出現問題,牽扯的因素會比較多,對于一個強大的模頭研發團隊而言,要能分辨問題所在,并且有能力幫電池廠把問題解決,這也是曼恩斯特不可或缺的核心價值之一。
事實上,進口模頭企業在擴展中國市場時,遭遇產品使用壽命短、維修售后不及時等困難,這給予了國產涂布模頭企業逆襲的機會。以售后服務為突破口,體現企業的技術、產品與服務價值,也成為曼恩斯特市場開拓的重要路徑。
未來,曼恩斯特會繼續依托上述四大優勢,通過提供涂布模頭產品來體現自身價值。
“所以說模頭為什么不僅僅屬于一個加工行業,如果當成加工來做,市場只會越做越窄。我們會沿著工藝設備結合這條路,把模頭這條路走深走透。”
緊跟市場打造價值“標簽”
在涂布模頭國產化替代收獲成效后,曼恩斯特繼續緊跟市場,在技術創新與市場路徑方面尋求進一步的突破,打造價值化標簽,以獲得更大的上升空間與達成更長遠的發展目標。
曼恩斯特如今要做的,是按下自身發展的快進鍵,不僅要在中國市場加快進口產品的取代,還要搶先部署歐洲市場,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雖然目前存量市場還是以日本進口模頭為主,但是如果日本不進一步實現技術輸出,那么未來他們在中國的市場會越來越小,國產取代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曼恩斯特負責人表示。
其判斷的依據是,隨著國產電池工藝的不斷更迭與進步,原來日本涂布模頭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其售后服務方面的弱勢將會與國產企業逐漸強大的解決問題能力形成對比,日本進口模頭的競爭優勢將會快速減弱。
當前,電池工藝的更迭、多功能涂層的涌現、市場需求的變遷正在倒逼國產涂布模頭企業不斷的技術升級,而曼恩斯特也在享受市場變遷帶來的技術紅利。
曼恩斯特技術負責人指出,涂布模頭在一些新的技術工藝包括CTP方案、電芯尺寸變厚、功能性涂層迭代等方面在發揮作用;同時,電池能量密度及倍率性能提升方面也在貢獻重要力量,根植于研發,自2017年開始,曼恩斯特已經有相關的產品面向鋰電市場提供。
此外,此前客戶端更為關心的是模頭的品質以及穩態的表現,而現在客戶也逐漸開始關注動態的過程,因此全自動模頭開始衍生一定的市場需求。
“公司早在2017年就已經成功研發出全自動模頭,今年公司市場交付已經達到近四十臺。全自動模頭可以實現自動適應工藝,實現自動調整,這需要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配合。公司早在幾年前就組建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業化團隊。”其負責人透露。
為了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曼恩斯特開始著眼于歐洲市場。“公司已與歐洲市場的電池企業有單獨的技術交流,現在歐洲市場動力電池發展迅猛。涂布模頭在中國市場打完了,歐洲市場馬上就要開打。”
高工鋰電了解到,目前曼恩斯特已經邀請到了一些海歸博士的加盟,專門做深層次的理論研究與相關領域的關聯研發。
“從產品技術角度,是沒有問題的。但就純理論而言,國產零部件要達到國外要求的水平還有一定差距,歐洲市場對于一些東西喜歡尋根究底,所以我們接下來會重點補足理論研究這塊的弱勢。”曼恩斯特負責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配合日益增長的客戶需求,曼恩斯特正在籌備產能擴充,完成后模頭工廠最大產能將達到2000套/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