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94次 | 2019年10月03日
江蘇搶占先機 爭做鋰電產業領頭羊
新能源汽車產銷淡季逆市高速增長
汽車新能源時代正在不可阻擋地到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進入汽車消費淡季,產銷總量呈現雙下降局面,但是,新能源汽車仍然逆市高速增長,7月份產銷分別完成9.04萬輛和8.3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3.59%和47.69%。在電氣取代燃油的過程中,鋰電池是關鍵,因此金屬鋰的未來需求十分可期。
鋰被稱為新能源產業鏈最重要的金屬。目前,全球鋰消費約40%為電池領域。在中國,鋰在電池領域的消費占比更高,達到70%。我國“十三五”產業規劃要求,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實現當年產銷200萬輛以上,累計產銷超過500萬輛。此外,要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到2020年,動力電池技術水平與國際水平同步,產能規模保持全球領先。新能源汽車的井噴式發展趨勢,將支撐鋰消費的長周期高速穩定增長。
根據招商證券的新能源汽車研究報告,自鋰離子電池技術普及以來,學術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電池體系,但是從實際應用來看,三元材料目前是動力電池最優之選。三元電池是指正極材料使用鎳鈷錳酸鋰三元正極材料的鋰電池,它結合了鈷酸鋰、鎳酸鋰、錳酸鋰三類材料的優點,成本低,循環壽命長,能量密度高,將成為車用動力電池的長期主流。以特斯拉的全球爆款車型Model3為例,其單車消耗碳酸鋰達39.40kg,可見未來對鋰的需求有增無減。
從供給端來看,公開資料顯示,全球鋰資源豐富,2017年資源量和儲量分別為5300萬噸金屬量和1600萬噸金屬量。但鋰資源分布不均,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亞、中國4個國家占據全球儲量的96%。從形態看,鹽湖鹵水鋰資源是主導,在全球儲量占比超70%。中國鋰儲量占全球約20%,但是鋰資源稟賦較差,開采難度較大,生產成本較高。目前,中國鋰資源高度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超85%。
我國鋰資源儲量也以鹽湖鹵水為主,我國鹽湖鋰資源儲量占鋰資源總量的85%,礦石鋰資源僅占15%。中信證券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原材料篇報告認為,中國鹽湖提鋰企業擴產計劃顯著。未來3年青海和西藏兩地的鹽湖提鋰企業均有顯著的產能擴張計劃,預計到2020年,國內鹽湖提鋰總產能將達到15萬噸。不過,國內礦石提鋰企業擴建產能多數處于規劃建設階段,預計短期內產能釋放有限。
談到國內鋰電產業發展最快的地方,江蘇絕對是其中之一。憑借長三角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達的生產配套環境以及完備的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江蘇吸引了眾多知名鋰電企業落戶。2016年9月,寧德時代投資100億元在溧陽建動力電池基地,達產后將形成年產10GWh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的生產能力。2017年7月,天齊鋰業在張家港的生產基地達到1.7萬噸的電池級碳酸鋰產能。2017年9月,遠東福斯特投資66.8億元在宜興打造我省最大鋰電池項目基地,預計在3年內年產能達到12GWh。目前,全省已有300多家鋰電池相關企業。
本文摘自: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