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03次 | 2019年10月01日
光華科技:PCB化學品主業強勢增長 鋰電池回收打開發展想象空間
歷史底蘊深厚的PCB化學品龍頭
公司最初創立于1980年,時至今日已經擁有近40年發展歷史,歷史積淀深厚。先后布局了化學試劑、PCB化學品、鋰電池材料三大業務板塊,在行業內具有良好品牌形象,是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的供應商。
行業景氣回升,國產替代邏輯順暢,PCB化學品主業強勢增長
伴隨下游電子產品市場回暖,2017年全球PCB行業產值達到553億美元,同比增長2%,重回上升通道;憑借成本優勢,以及產業鏈配套日趨完善,全球PCB產業重心不斷向中國轉移,2017年中國行業產值在全球的占比已經達到51%;中國本土PCB廠商的市占率也在不斷提升,行業發展趨勢向好。
作為PCB行業的配套產品,伴隨行業產品要求提升,環保監管趨嚴,PCB化學品行業小產能逐步出清,行業集中度顯著提高,CR5指標連年上升。公司作為行業龍頭,近年來在行業內取得了良好聲譽,建立了優質的品牌形象,產品市占率穩步提升。但目前行業整體分散度仍然較高,公司作為行業第一國產品牌,2017年市占率僅為4%,未來成長空間巨大。2017年、2018H1公司PCB化學品業務營收規模分別同比增長25%、38%,強勢增長態勢將持續!
布局“鋰電回收-鋰電材料”產業鏈,打開發展想象空間
在PCB化學品強勢增長的同時,公司自2017年開始進軍鋰電領域,先后布局三元前驅體、磷酸鐵、磷酸鐵鋰、三元正極材料、鋰電回收產線。公司布局鋰電領域優勢明顯:1)具有先進化學品生產技術,磷酸鐵工藝成本優勢明顯,鋰電材料回收效率高;2)形成“電池回收-原材料-前驅體-正極材料”產業鏈閉環,一體化優勢明顯;3)入選第一批鋰電回收試點名單(全國僅5家),獲得產業布局先發優勢。
新能源汽車銷售2013年開始放量,按照3-5年生命周期,2018之后電池回收市場有望迅速打開,預計23年行業產值達到400億以上,公司搶先在這一領域進行布局,有望成為未來利潤增長的強力支撐。
估價底部,強烈推薦
光華科技歷史積淀深厚,技術優勢明顯,運行管理穩健;短期內,受益于行業景氣提升,疊加國產替代推進,PCB化學品主業保持強勢增長;長期來看,“鋰電回收-鋰電材料制造”業務切合產業發展趨勢,放量在即;未來兩年在建產能陸續投放,業績增長確定性強。預計公司18、19、20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04、3.19、5.40億,對應EPS0.54、0.85、1.44元,對應估值29X、18X、11X,強烈推薦!
據悉,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化學試劑、PCB化學品及鋰電池材料三大類。公司生產的PCB化學品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特點,并進一步向PCB制造濕法流程的完整化學品體系延伸,為下游客戶PCB制造濕法流程化學品提供整體解決方案。鋰電池材料是公司在多級串聯絡合萃取提純技術和結晶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國際領先的電池材料生產工藝制造出來的系列產品,具有品質穩定、高壓實密度、循環穩定等特點。化學試劑是公司的傳統產品,經過幾十載的不斷研究創新,公司所生產的化學試劑代表行業技術優勢水平。
公司表示PCB電子化學品進入快速增長期。公司的傳統電子化學品業務主要包括PCB化學品、化學試劑及其他專用化學品。整體來看,化學試劑板塊發展平穩,傳統業務未來的主要增長來自于PCB電子化學品。主要原因是:環保監管趨嚴,許多環保排放不達標的小廠被關停,行業集中度提高,公司作為國內龍頭充分受益,產品有量價齊升態勢;隨著科技進步,電子產品對PCB板及PCB電子化學品的要求日趨嚴格,對比一些國內競爭者,公司技術研發實力領先,緊跟PCB行業發展步伐;對比國外競爭者,公司經過38年的積累沉淀,產品性價比高,現場服務優質,品牌優勢逐步顯現,長期受益于進口替代。
近年來公司根據行業發展及市場需求,積極加大技術創新及市場開發力度。公司先后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公司及子公司擁有60項發明專利和2項實用新型專利。公司多項核心產品被評為廣東省重點新產品、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公司產品及客戶結構優化、鋰電池材料等新產品的研究及產業化均取得較大進展。
鋰電池材料業務方面,公司從2017年開始切入鋰電池生產領域,由于公司電子化學品的產成品如硫酸鎳、硫酸鈷等是鋰電池三元前驅體的原材料,因此能充分發揮產業協同優勢,打造“鎳鹽和鈷鹽-三元前驅體-三元材料”的正極材料產業鏈。公司目前已有0.1萬噸/年的三元前驅體產能;1萬噸/年磷酸鐵、0.5萬噸/年磷酸鐵鋰的產能在建。未來鋰電池材料業務將包括三元前驅體及三元材料系列產品,磷酸鐵及磷酸鐵鋰系列產品,鈷鹽、鎳鹽、錳鹽系列產品等。
鋰電池回收業務方面,2017年10月光華科技在汕頭建成了一條150噸/月的電池回收示范線,目前運營狀況良好。預計到2018年6月,動力電池回收產能將拓展至1000噸/月。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將與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產生協同,隨著新產能的投建,電池回收業務有望放量。公司通過電池回收得到的貴金屬等材料可以用作生產正極材料的原材料,打通“電池拆解回收-資源再生-正極材料”的產業閉環。
本文摘自:中信建投
上一篇:寧夏計劃打造百億鋰電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