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74次 | 2019年03月14日
打開鋰業發展新空間的技術變革
全國人大代表、天齊鋰業董事長蔣衛平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潮中,以人工智能、互聯網、新能源和5G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變革日新月異。其中,新能源產業以及智能移動終端產業帶動上游的鋰產品消費量迅速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2017年,全球鋰消費量平均年增長率約為7.3%。其中,受電動車行業的強勢驅動,2017年消費量增長20%,3C智能終端等產品所需的可充電電池的鋰消費量占比達46%。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2025年全球鋰消費需求預計將達97.4萬噸碳酸鋰當量,是2018年的3.8倍;2019年-2025年的年平均增速將達22.5%。
技術變革打開鋰業發展新空間
“電動車是一個可移動平臺,可以實現智能電網、人工智能、新一代移動通訊技術等新產業的深度集成和融合。5G技術提供了信息高速傳輸的條件,使智慧城市、無人駕駛具有了實現的可能性。實現智能設備的觸手可及,需要可移動能源的支持,鋰電池是為其提供支持的最好選擇。”蔣衛平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儲能產業和5G產業的深入推進,鋰產品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我們需要緊緊抓住市場機遇,充分釋放產能,保證企業穩健發展,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上游資源方面,天齊鋰業全資擁有亞洲最大的鋰輝石礦區甲基卡的一部分——措拉鋰輝石礦的開采權;2014年,天齊鋰業完成收購澳大利亞泰利森鋰業51%股權,控股全球最大、品質最優的格林布什鋰輝石礦;2018年,天齊鋰業購買全球領先的鋰產品供應商智利SQM公司23.77%股權,獲得了全球最優質的鹽湖資源重要權益。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技術變革打開鋰業發展新空間
中游加工方面,預計到2020年,公司將實現超過10萬噸/年的鋰化工產品裝備產能。目前,天齊鋰業在國內擁有四川射洪、重慶銅梁和江蘇張家港三個生產基地,正在建設中的遂寧安居電池級碳酸鋰全自動生產線以最嚴最新環保標準和全球最高產品標準進行設計建造;在海外,天齊鋰業在西澳大利亞資源所在地附近的奎納納工業區先后建設兩期年產各2.4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產線,瞄準國際主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整合全球優質鋰資源,以滿足主流客戶長期高品質需求為導向。蔣衛平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安全性將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上游鋰產品能否進入主流車企供應鏈,資源品質及供應穩定性、技術、產品質量、一致性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未來的競爭將是供應鏈的競爭。”
而控股子公司泰利森鋰業于2017年和2018年分別啟動第二期、第三期鋰精礦擴產計劃,新增的兩座專業工廠將格林布什礦場的年產能提升至約195萬噸,為公司的擴產計劃實施提供充分的資源保障。
對于碳酸鋰價格回落,蔣衛平表示,前兩年鋰鹽產品價格過高,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長遠發展不利。價格回調將加速行業洗牌,最終價格會回到合理水平,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鋰產業屬于新興行業,整體趨勢向上。每個周期低點都會上新臺階,產品價格不會回到原點。公司利用垂直一體化優勢,用最好的資源、最低成本,生產最優的鋰產品。”
近年來,天齊鋰業積極“走出去”,夯實發展基礎,圍繞主業“做大、做實、做精、做強”,形成了全球垂直一體化的業務格局。同時,銷售網絡、人才資源等方面不斷國際化,對接全球市場,推動公司進入新的發展快車道。
蔣衛平表示,“兩會上我的議案是從企業角度建議盡快從立法、財稅、金融、海外投資環境營造等方面,為企業合法合規開展對外投資提供保障,減少企業后顧之憂,促進對外投資企業的健康發展。”
下一篇:太陽能電池片技術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