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96次 | 2019年09月10日
再受母公司“拖累” 貝特瑞獨立上市夙愿或將落空
僅從貝特瑞自身的“資質”來看,從新三板轉登科創板似乎符合外界的預期,但依據《若干規定》列示的“七大條件”來分析,母公司中國寶安的業績表現則有可能成為“絆腳石”。
《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下簡稱《若干規定》)的發布,讓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境內上市的“腳步聲”變得越來越近。
早在2011年,中國寶安(000009.SZ)就欲分拆子公司——深圳市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貝特瑞)獨立上市。如今,這家以生產經營鋰電池材料為主業的行業頭部企業,再度被拉進分拆上市的視野范圍之內。只是,由于母公司近年業績表現不佳,貝特瑞獨立上市的夙愿或許仍將落空。
貝特瑞成立于2000年,主營業務生產經營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等。公司擁有鋰電池負極材料完整產業鏈,并在鋰離子負極材料行業市場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2013,中國寶安曾以現金出資的方式對貝特瑞進行增資,可見母公司對其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貝特瑞已登陸新三板,截至目前,中國寶安持有貝特瑞的股權比例約為76%。
僅從貝特瑞自身的“資質”來看,從新三板轉登科創板似乎符合外界的預期,但依據《若干規定》列示的“七大條件”來分析,母公司中國寶安的業績表現則有可能成為“絆腳石”。
根據《若干規定》第二條要求,母公司最近3個年度需連續盈利,且最近3個年度扣除按權益享有的擬分拆子公司的凈利潤后的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0億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值計算)。
貝特瑞方面披露的年度財務數據顯示,2016-2018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61億元、3.36億元和4.81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39億元、2.97億元和4.14億元。
但中國寶安的凈利潤表現并不符合這一要求。2016-2018年,中國寶安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33億元、1.33億元和2.14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448.88萬元、-8221.79萬元和2.27萬元,即使不扣除并表的貝特瑞的凈利潤數據,中國寶安最近3個年度的歸母凈利潤累計值也僅為5.80億元,扣非凈利潤累計值則僅為1.31億元,扣除并表的貝特瑞的扣非凈利潤,則為負數,完全不符合《若干規定》第二條的硬性要求。
頗具戲劇性的是,2011年中國寶安計劃分拆貝特瑞獨立上市未能落地,亦是受母公司的“拖累”。
財聯社記者還注意到,在凈資產方面,貝特瑞占據母公司的比例也較高,如果分拆,亦也不符合《若干規定》的要求。
對此,中國寶安方面將有何舉措?記者于8月26日向公司發出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前未獲回復。截至26日午間收盤,中國寶安漲2.31%,成交額2.26億元,換手率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