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399次 | 2019年08月28日
提鋰技術受青睞 賢豐控股擬進全球最大鹽湖
全球最大鹽湖與賢豐控股簽訂合作協議,國內鹽湖龍頭即將產生。
隨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不斷發展,對正極材料需求增多,作為上游原材料的碳酸鋰歷年來倍受行業投資者的追捧。
(來源:微信公眾號 起點鋰電大數據 ID:weixin-lddsj作者:SPIR)
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鋰存儲量最大的為鹽湖鋰其占比超過75%,而我國做為世界用鋰量第一大國,歷年來鋰資源基本采用礦石提鋰為主,對于鹽湖鋰一直尚未有企業開發。主要由于國內企業鹽湖提鋰技術有限,加上對海外鹽湖開發合作不深。
因此解決鹽湖提鋰問題一直成為國內企業一大頭疼問題,同時也是制約鋰電池正極材料價格的重要因素,因為鹽湖提鋰成本要遠比礦石提鋰占據優勢。
2019年7月25日,隨著賢豐控股及深圳市聚能永拓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與玻利維亞鋰業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敲定,標志著國內鹽湖提鋰難點即將迎來重大突破。
對于鹽湖提鋰方面的難題,以及未來碳酸鋰市場的發展,起點研究(SPIR)近期做了詳細的市場調研和分析,并對目前有關鹽湖提鋰技術最新進展及賢豐控股企業對鹽湖碳酸鋰布局發展情況做出詳細解析。
碳酸鋰需求 未來空間巨大
中國隨著政策性的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呈現高速增長,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27萬輛,從而大幅度拉動鋰電池需求,SPIR統計2018年中國鋰電池產量105GWh,其中動力電池產量為65GWh,正極材料產量為27萬噸,同比增長28%。
其消耗碳酸鋰量為10.1萬噸(一噸不同類型的正極材料需消耗碳酸鋰量為0.3~0.42噸),同比增長32%。預計到2022年中國鋰電池產量將達300GWh,消耗碳酸鋰量將達到24萬噸,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4%。
2017-2020年中國鋰電池產量對正極及碳酸鋰帶動需求及預測
數據來源:起點研究(SPIR)
鋰電池產業的快速發展,致中國已成為目前世界第一的鋰消費大國,幾乎占用了全球每年40%的原鋰資源產量,為此需大量進口。中國碳酸鋰消費市場的結構與全球市場差別較大,電池領域的應用占據70%以上市場。
2015年開始中國動力電池市場爆發,碳酸鋰的需求逐年上升,截至2018年電池類鋰需求占比已達74%。
2018年中國鋰消費結構
數據來源:起點研究(SPIR)
從碳酸鋰價格走勢方面看,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呈現一路猛漲趨勢,到2018年全球各大碳酸鋰企業擴張釋放和海外鹽湖鋰沖擊,價格開始逐步回落,截至2019年上半年價格降至為6.3萬元/噸(工業級),7.1萬元/噸(電池級)。
預計未來隨著各大企業的擴張和鹵水提鋰技術的進步,其價格到2022年將跌至5萬元/噸(工業級),6萬元/噸(電池級)。
2015-2022年中國碳酸鋰價格走勢及預測(萬元/噸)
數據來源:起點研究(SPIR)
鹽湖提鋰成本優勢凸顯
目前成本優勢為鹽湖碳酸鋰看點之一,而鹽湖型鋰礦儲量、資源量在各類型鋰礦中占絕對優勢。鹽湖鹵水型鋰礦約占全球鋰礦總儲量的78%,而就經濟可采儲量而言,其占比高達91%,是全球最重要的一種鋰礦床類型。
我國已探明的鋰資源儲量超320萬噸(金屬鋰口徑)約占全球總探明儲量的20.56%,其中80%為鹽湖資源,其他如鋰輝石、鋰云母占20%。
從全球鋰鹽產量來看,我國屬于鋰資源大國,但因國內鹽湖稟賦較差,鋰鹽產品在全球占比較靠后。
中國鋰鹽生產包括礦石提鋰和鹵水提鋰兩種生產方式,目前國內仍以礦石提鋰為主。
雖然我國鋰資源儲存豐富,但開采難度較大,不管是鹽湖提鋰還是,礦石開采提鋰,都面臨較大問題,目前鋰礦石碳酸鋰國內使用占比超過70%其鋰礦石基本超過85%依賴進口。
而鹵水提鋰方面由于國內鹽湖鋰鎂比例較高,關鍵技術掌握在個別企業手中,因此目前國內鹵水碳酸鋰應用較少。
從不同提鋰方式對比成本上看。目前主流技術有兩種:礦石提鋰和鹵水提鋰,礦石提鋰雖然技術成熟,但成本較高,目前全球只有中國和澳大利亞還在采取礦石提鋰。
據起點研究(SPIR)調研統計,若不考慮自有礦產的情況下,目前鋰礦石進口價格550-600美元/噸,一噸碳酸鋰需求8-9噸鋰礦石,同時其在煅燒制成過程中能耗較大,加上環保費等等,其總成本大約需要5.6萬元/噸。
而鹽湖提鋰由于不需要煅燒過程,成本僅在2萬元以內,若海外優質的鹽湖提鋰成本將更加低,預計在1.2-1.5萬元/噸。
2019H年不同方式提取碳酸鋰成本分析
數據來源:起點研究(SPIR)整理
鹽湖提鋰龍頭即將產生
從全球主要鹽湖鹵水鋰含量地區來看,據美國地質勘探局數據,目前世界鹽湖鋰含量最高的為玻利維亞烏尤尼,其鋰含量折算稱碳酸鋰量高超過2100萬噸,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鋰含量鹽湖。
全球主要鹽湖鹵水型鋰礦床(資源量以碳酸鋰 計)
數據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起點研究(SPIR)整理
在諸多鹽湖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玻利維亞。其是鋰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湖是全球儲量最大的鹽湖,然而尚在幾年以前玻利維亞政府還堅持不將該鹽湖作為提鋰使用,因此截至2019年前其未有項目在產。
但自2019 年 7 月 24 日賢豐控股與玻利維亞鋰業局及聚能永拓簽署了《戰略合作方案》開始,烏尤尼鹽湖才正式形成第一個提鋰項目。
據賢豐控股公告顯示,公司及深圳市聚能永拓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簡稱:聚能永拓)與玻利維亞鋰業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各方擬就在烏尤尼鹽湖拓展鹽湖提鋰技術達成合作。各方將借助賢豐控股吸附法提鋰技術、聚能永拓鋰提純技術在玻利維亞開展年產3萬噸碳酸鋰建設項目。
該協議的簽訂,標志著未來國內鹵水碳酸鋰行業龍頭即將產生,原先有二大碳酸鋰龍頭壟斷的國內碳酸鋰行業格局即將打破。賢豐控股有望成為國內碳酸鋰龍頭。
二代吸附提鋰技術占據行業制高點
據起點研究數據信息顯示,賢豐控股自2017年5月起轉型新能源產業,并同年5月與聚能永拓合作,取得俄羅斯第二代吸附提鋰技術及備制鋰離子富集材料工藝。
該吸附技術通過反應塔提取鹽湖鋰離子,對鹽湖鎂鋰比沒有苛刻要求,技術壁壘極高,能真正實現高效、低成本提鋰。該技術將采用全新配方及制造工藝,鋰離子富集材料成本約占碳酸鋰產品總成本10%左右,而制造成本比同類型鋰離子富集材料的制造成本可降低約60%。
目前鹽湖鹵水提鋰方法對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起點研究(SPIR)整理
同時,賢豐控股及下屬企業掌握的富集材料制備的專有技術以及關于反應塔工藝改進及鹵水提鋰并制取工業級碳酸鋰產品的專有技術,在工業化生產方面能有效提升產品質量并節約生產成本。
在鹽湖提鋰業務上,賢豐控股還與中農集團、中農控股和興元鉀肥共同投資設立了青海中農賢豐鋰業股份有限公司。
綜合來看未來隨著賢豐控股及聚能永拓與玻利維亞鋰業局戰略合作形成,烏尤尼鹽湖將得到有效的開發與利用,此次合作將令國內碳酸鋰供應緊缺的需求得有效改善,同時公司憑借二代新“吸附法”鹵水提鋰成本大幅提升,使得其在鹵水提鋰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原標題:賢豐控股鹽湖提鋰技術受青睞 擬進全球最大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