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438次 | 2018年05月26日
科學家發明鋰電池“迷你防火器”
在過去的幾年里,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爆炸或起火的事件出現在人們生活中,有些甚至對用戶造成的人身傷害。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于GalaxyNote7的自燃起火事件,三星為此不得不將之全球召回!現在這個難題似乎有了解決的好辦法?據外媒報道,斯坦福大學崔屹團隊在最新鋰電池設計中,將人們熟悉的阻燃劑PPT(即磷酸三苯酯)用超薄聚合物材料密封成膠囊,這種分離裝置放在正負極之間但與電解液隔離,只有受熱到一定溫度時,聚合物膠囊外殼融化,阻燃劑才會釋放到電解液中,既能防止電池燃爆,又不會降低其性能。
再也不用擔心手機爆炸了!鋰電池有了“迷你防火器”
鋰電池因超輕、高效等性能被廣泛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其他移動設備中,但其含有揮發后能自燃成分,長時間使用過熱后存在爆炸危險。為解決這一“熱失控”問題,科學家們曾試圖為鋰電池裝上火警器或加入防止短路的化學成分,但這都會降低電解液的導電性能。
而崔屹團隊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的最新設計,電池正常工作時阻燃劑“宅”在塑料纖維膠囊內,當溫度升到150℃后,膠囊外殼融化,阻燃劑緊急“滅火”。實驗表明,當把膠囊放入燃燒起來的電池液中,它們能在不到半秒(0.4秒)時間內快速融化并釋放阻燃劑成功滅火。將膠囊植入商用鋰電池后檢測發現,電池的電化學性能沒有絲毫降低。
崔屹表示,如果這種膠囊的實驗室表現能在實際應用中得到驗證,鋰電池甚至能可靠地用到電動汽車和電動飛機中。但有科學家質疑認為,膠囊“滅火器”的使用壽命才是要考慮的關鍵因素,必須與一般電動車使用10年到20年的期限匹配。“我們已經進行過相關測試,這種膠囊在反復充放電360次后,只有少量阻燃劑泄漏到電解液中。至于使用多長時間后阻燃劑泄漏量最終會影響到電池性能,還需進一步研究。”崔屹說。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上一篇:動力電池回收難題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