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68次 | 2019年07月12日
重視安全的動力電池企業才有長遠未來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1~8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排名前三的企業共生產電池24.71GWh,占64.13%的市場份額;前五名企業裝車量達到29.42GWh,占比76.37%;前十名企業裝車量34.41GWh,占比89.31%。而在2015~2017年,前五家企業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55%、69%和61%。今年1~8月,動力電池前十名的企業產業集中度更是高達90.68%,超過九成。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背后是動力電池行業淘汰賽在加速。據統計,2015~2017年,中國動力電池配套企業已從約150家降至100家左右,1/3企業已淘汰出局,這種情況還在繼續。
與此同時,大多數電池企業的盈利狀況都不太好,即使成長型企業也遭遇了利潤煩惱。從上市公司公布的年報看,今年上半年,全球出貨量前十中的四家中國上市公司,除寧德時代外,比亞迪、沃特瑪和國軒高科利潤都出現負增長,尤其是沃特瑪和比亞迪,降幅分別達到460.56%和160.45%。如果說沃特瑪是受資金鏈緊張等問題導致利潤大幅下滑,那么比亞迪這家橫跨整車和電池領域的企業利潤也出現如此大幅度的下降就不得不讓人深思了。誠然,今年上半年電池價格進一步被擠壓是原因之一,但不可否認的是,競爭加劇之下,多重因素將加快淘汰賽的節奏。
與比亞迪利潤大幅下滑更早引人關注的是,比亞迪從今年開始減少其拳頭產品磷酸鐵鋰電池的使用,在乘用車上改用三元電池。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1~8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達38.52GWh,其中三元電池累計生產20.12GWh,占比52.23%;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生產17.78GWh,占比46.17%。尤其是8月,三元電池所占比重更是進一步上升至56.51%。
在市場和政策不斷要求能量密度的大環境下,三元電池成為當仁不讓的主流,而在此領域未能及時做好積累或是換道速度慢的企業,其發展道路勢必更曲折。在技術更替和市場壓力下,動力電池行業淘汰速度加快成為必然,企業要想勝出,不僅需要雄厚技術的支撐,還需更多關注安全問題。
電動汽車的安全性和動力電池安全性息息相關。目前,在能量密度方面具有優勢卻在安全性能方面有隱憂的三元電池能否保證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給行業格局帶來很大變數。
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發生十余次起火事故,涉及多個品牌的純電動汽車產品。三元電池大規模裝車運營之后,安全問題面臨著更大考驗,甚至足以影響一家企業的生存。猶記得在新能源汽車剛剛開始示范推廣之時,時任科技部部長的萬鋼就曾強調,一定要注意安全問題。一旦安全隱患突出,極有可能對新能源汽車造成重大影響甚至毀滅性打擊。直到今天,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仍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盡管今年出現的十余次起火事件,并未被證實都是電池問題,也未對增速依然堅挺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造成太大影響,但風險不容忽視。一旦哪家企業未能處理好電池安全問題并被市場所發現,無論是整車企業還是相關電池企業,恐怕都將面臨嚴重危機。
在淘汰賽加速的當下,動力電池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必須把安全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