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14次 | 2019年07月05日
轉型新能源成當務之急
11月中旬,2018中國市場協會(汽車)營銷專家委員會年會在廣州成功召開。本屆年會以“車市新冬態”為主題,匯集40余位汽車企業嘉賓,以及汽車行業領導、專家學者與媒體人士。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周度數據顯示,11月第一周的零售達到3.5萬臺的日均水平,同比下滑41%。 這一大幅滑落跌掉了眾人的眼鏡,同時跌掉了市場的信心。
車市如何過冬
2017年全年共產銷汽車2901.54萬輛和2887.89萬輛,同比增長3.19%和3.04%,連續第九年蟬聯全球第一。面對著2017年的銷量成績單,各個車企都信心滿滿,它們相信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營銷手段的創新以及新品的推出,2018年一定又是一個豐收之年。
受此影響,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紛紛上調銷量目標。其中較為激進的代表是:吉利:158萬輛,長城:116萬輛,長安汽車:310萬輛。合資品牌,一汽大眾:210萬輛,東風日產:117萬輛。
可現實是,截止到今年10月,僅有寥寥幾家車企有望完成年度銷量目標。他們是廣汽豐田、一汽豐田、廣汽本田、東風日產、一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兩家德系企業(一汽-大眾、北京奔馳)、剩余三家為自主品牌(吉利汽車、江鈴新能源以及上汽乘用車)
對比一下2017年的銷量數據,2017年吉利把年初100萬的目標上調為110萬,最終以124.7萬的成績超額完成任務。長城汽車實現銷售107萬輛,雖然未完成目標,但這樣的成績也實屬亮眼。長安汽車2017年全年累計銷量達到287萬輛, 這樣的成績值得長安系驕傲。
2018年“金九銀十”并沒有火爆的光景,而是像最近廣州的秋雨一般清冷。據乘聯會數據,9月乘用車銷量190.45萬輛,同比下降13.2%,其中轎車銷量96.87萬輛,同比下降11.6%;SUV銷量80.30萬輛,同比下降14.5%;MPV銷量13.28萬輛,同比下降16.3%。
從年底廣州車展觀察,11月16日是媒體開放日,不少參加過多屆廣州車展的同行都感嘆,今年車展有點冷清。還有媒體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是受整體車市銷量下滑的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如今車企銷量的增長已不是之前靠新增的增量用戶來實現,銷售份額的上漲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從競爭對手的手中來爭奪,難度之大不言而喻。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表示,零增長的局面還會持續一兩年的時間,但是從長期來看,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與市場需求的增強,中國車市依然值得看好。“只是對于明年的零增長,各家汽車企業應該做好心理準備,明年的銷量目標和發展規劃,還是應該更加謹慎一些。”
轉型是當務之急
近期,車企應該陸續著手制定2019年企業規劃了。綜合各口徑的統計數據,參照整體市場環境來看,如果沒有大的政策影響,專家建議汽車企業以“預計整體車市負增長”為基調,謹慎、客觀、理性地制定明年產銷目標。不能再延續之前車市高增長時的“慣性”,瘋狂追求過高的、不切實際的 “漂亮數字”了。預期過高,容易崩盤。每家車企都應該找準、走穩自己的節奏,定準目標,別被旁人帶偏了,這是根本。
中德諾浩汽車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孫勇表示,都說寒冬,但其實并不是說車市不好了所有都不好。首先,產品結構上不太一樣。我也到很多市場上走,產品結構中新能源汽車在發展;其次,考慮地區結構。我最近去了河南和湖北,發現一些地級市銷售情況還是很好的。我認為現在需要對產品、對區域進行進一步細分再拿出相應策略。新能源汽車方面,新能源現在發展得比較好主要是市場供給問題,很多人逐漸接觸并接受新能源汽車。
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7.9萬輛和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0%和75.6%。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7萬輛和65.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6.9%和62.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為20.9萬輛和20.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2%和136.4%。
以奇瑞為例,奇瑞集團10月共計銷售汽車63703輛,同比增長13.5%,連續8個月保持較快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10月銷量10205輛,同比增長379.1%,創下單月銷量新高;1-10月份累計銷量69884輛,同比增長249.3%,成為帶動奇瑞汽車銷量持續增長的主要增長點之一。
三十年來,中國汽車產業迅猛發展,汽車行業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經過一個冬天的考驗,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終將“死掉”;而能活下來的企業,將會活得更好。
上一篇:動力電池能否使造車新勢力風破浪
下一篇:電池處置將成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