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28次 | 2019年07月04日
關于科學規劃電動汽車產業布局的建議
我國自2009年起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提供補貼,財政補貼、牌照、免征購置稅等政策惠及汽車廠商及終端消費者各方利益。在優惠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規模銳增。2017年,全國新投入整車項目累計達到91個,21個省上馬了新能源汽車項目,投資規模達到5283億元;各類車企已經公開的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中,到2020年將超過2000萬輛。而據此前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汽車生產將達到3000萬輛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生產200萬輛。然而,許多汽車屬于技術水平并不高的低價車型,無論是動力、行駛里程、乘坐舒適性還是充電便性利,都很難滿足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期待。
因此,建議一是倡導重前期技術研發論證、慎后續生產建設布局,以提升自主技術和自主品牌“含金量”為追求,創世界一流的核心技術和技術產權,用世界一流的核心技術和技術產權牢牢掌握行業產業的“話語權”。二是統籌考慮電動汽車產業布局,科學制定電動汽車產能規劃,防范盲目布點和低水平重復建設,防止產業無序發展。三是鼓勵現有傳統燃油車企調整產品結構,促進產業向高技術、低能耗等方向發展,淘汰低端產品,防止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四是提高企業準入門檻,加強對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銷售等方面的過程監管,培育優質企業,打造世界一流。五是進一步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和智能電網建設,并高度重視、深入研究廢棄電池處理的環保問題。六是在當前以燃煤電廠發電為主的形勢下,電動汽車的大力推廣會增加對電力的需求,必將會帶來燃煤電廠對燃煤的進一步增加,對此應提前研究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