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58次 | 2019年05月27日
3d蜂窩樣結構的石墨烯及其高效色素增感太陽能電池對電極的催化劑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很薄,很柔軟,容易制造,而且能很好的將陽光轉化為電能。
然而,一個關鍵的成分是地球上最昂貴的金屬之一:鉑。
雖然只需要少量,但這種銀色金屬的成本仍然很高,每克450元。
密歇根理工大學的一個團隊開發發了一種新的廉價材料:3D石墨烯。這種材料可以在不降低效率的情況下取代太陽能電池中的鉑。
普通石墨烯是一種著名的二維形式的碳,只有一個分子那么厚。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這個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方法來合成一個獨特的3D版本,其結構類似蜂巢。他們將氧化鋰和一氧化碳進行化學反應,形成碳酸鋰(Li2CO3)和蜂窩石墨烯。Li2CO3有助于石墨烯薄片的成型,并將它們彼此隔離,防止普通石墨的形成。此外,酸可以很容易地從三維蜂窩結構石墨烯中去除Li2CO3顆粒。
研究人員確定,三維蜂窩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較高的催化活性,提高了其用于儲能和轉化的可能性。因此,他們用3D蜂窩石墨烯制成的電極取代了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的鉑電極。然后他們把太陽能電池放在陽光下,測量它的輸出。
這種帶有3D石墨烯反電極的電池將7.8%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幾乎與使用昂貴鉑的傳統太陽能電池(8%)相當。3d蜂窩樣結構的石墨烯及其高效色素增感太陽能電池對電極的催化劑,完美的取代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