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39次 | 2019年04月29日
動力電池行業提高競爭力是關鍵
和新能源汽車行業仍在蓬勃發展不同,動力電池行業正在逐步進入“紅海”。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9月,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42.6GWh,同比增長32%。但整體市場的73%,高達30.98GWh動力電池來自于全球出貨量前十的企業,動力電池行業強存弱汰的局面已經基本形成。
對中國的動力電池企來說,形勢同樣嚴峻。2017年,配套產品進入工信部目錄的動力電池企業為90多家,比去年200多家減少了一半還多。然而,即使這樣,業內人士還是覺得減少的數量還沒有“到底”,接下來的淘汰速度甚至會更快。
那么具體要淘汰到什么程度呢?業內人士指出,到2020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起碼要淘汰掉9成以上,即屆時的動力電池企業數量會從目前的約200家淘汰到只剩下20余家。
此外,在動力電池行業內部激烈競爭的同時,外部環境也并不“友好”。一方面,電池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另一方面,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上漲,大批量的采購反而壓縮了動力電池的利潤。加上國際鋰電池價格下跌等因素,國內動力電池企業不得不對產品進行降價,利潤進一步壓低。
去年,動力電池的行業的平均價格為2元/Wh,今年已經降低到2元以內,并且已有企業為去庫存進一步壓低報價至1.4元/Wh。而新能源汽車行業內人士甚至認為,動力電池系統只有做到0.6元/Wh,電動汽車沒有補貼下才可以有競爭力,高于這個價錢,電動汽車和普通汽車相比就沒有競爭力。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而據數據顯示,去年年底國內動力電池產能為120GWh,今年年底可能接近200GWh,而今年的市場需求卻只有不到40GWh。
形勢如此嚴峻,對動力電池企業來說,如何生存成為當務之急。而要做到“剩者為王”,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是關鍵。
提高競爭力,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降低產品價格。對動力電池企業來說,降低產品價格,一方面可以通過擴大產能,以規模經濟來帶動效益來實現,但要注意控制邊際成本;另一方面就是通過提高技術水平、生產效率等手段降低生產成本來實現。成本的降低有可能帶動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加,從而推動市場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形成良性循環。
其次,提高競爭力,動力電池企業可以從形成產業鏈入手,向上下游進軍。即使上游原材料受限于不可再生性無法降價,但控制上游原材料,動力電池企業仍然可以做到控制原材料成本上升。產業鏈向下游延伸,建立緊密的產業聯盟,動力電池企業可以進入整車供應體系,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穩定的銷售渠道。目前,如寧德時代接受整車企業入股、遠東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母公司遠東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簽約成立合資公司“帝特律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現遠東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所持的40%股份已無償轉讓給公司控股股東遠東控股集團),都是這種做法的嘗試。
最后,提高競爭力,還需要把握市場熱點,精確定位。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的產品如果能適應市面上所有電動汽車的型號需求,那固然是非常強大,但如果能專精一種類型的電動汽車,那也能立于不敗之地。據統計,今年前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共銷售49萬輛,同比增長45.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1-10月共銷售39.3萬輛,同比大增61.3%。
下一篇:鋰電池行業準入門檻可能抬高